[发明专利]一种多光谱眼底拍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9974.7 | 申请日: | 2017-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13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晔瑾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吴甘棠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唐***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谱 眼底 拍摄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光谱眼底拍摄系统,包括物镜(1)、双非球面透镜(2)、镜筒(3)、多光谱同轴光源(4)和多光谱相机(6);所述的镜筒(3)前端螺装有物镜(1),物镜(1)内安装有双非球面透镜(2),镜筒(3)后端安装有多光谱同轴光源(4),多光谱同轴光源(4)通过连接环(5)安装有多光谱相机(6),多光谱同轴光源(4)的数据传输口通过导联线(7)与电脑主机(8)相连,电脑主机(8)上连接有显示器(9)。该系统造价成本较低,性价比高,实现较为简单,实用性强,体积小,操作简单,可提前检查出潜在病变,做到早治疗早康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光谱眼底拍摄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应用于眼底病诊断的眼科辅助检查包括:眼底镜观察、眼底照相、OCT、视网膜厚度分析仪、荧光素钠眼底照影等,这些检查方法各自均存在一定的不足:
①直接或间接眼底镜下肉眼观察,或者眼底彩色照相后读片观察,简单方便,但肉眼或相片一般难以透过浅层组织观察到深层组织(如脉络膜)的病变,且诊断的准确性受检查者自身经验影响很大。对于一些眼底疾病,如脉络膜视网膜新生血管(CNV),由于CNV引起的眼底组织变化在同一幅彩色图像上其几何形态往往无明显变化,因此仅根据单次的眼底彩色照相对新生血管进行判别具有一定的难度。
②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视网膜厚度分析仪等,对局部眼底组织观察的分辨率可以达到5um。但观察范围一般局限在后部有限区域内,线性扫描模式下难以实现整体观察,对新生血管等病变的鉴别诊断难度较大。此外,当视网膜表面存在出血病灶时,也无法清晰观察到出血下的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多光谱眼底拍摄系统目前仅有加拿大生产制造,价格昂贵,高达200万人民币,国内极少数资金雄厚的医院才能购买的起,普通市县级、乡镇级医院没有经济能力采购,导致很多眼病患者不能及时得到检查就诊而失明,且该系统操作复杂,性价比不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多光谱眼底拍摄系统,该系统造价成本较低,性价比高,实现较为简单,实用性强,体积小,操作简单,可提前检查出潜在病变,做到早治疗早康复。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光谱眼底拍摄系统,包括物镜、双非球面透镜、镜筒、多光谱同轴光源和多光谱相机;所述的镜筒前端螺装有物镜,物镜内安装有双非球面透镜,镜筒后端安装有多光谱同轴光源,多光谱同轴光源通过连接环安装有多光谱相机,多光谱同轴光源的数据传输口通过导联线与电脑主机相连,电脑主机上连接有显示器。
所述的多光谱同轴光源包括多光谱同轴光源本体、漫反射板、线路板、摄像孔和多只不同光谱的频谱光源;多光谱同轴光源本体前端安装有漫反射板,多光谱同轴光源本体中心处开设有供多光谱相机摄像的摄像孔,多光谱同轴光源本体上设置有线路板,线路板上设置有多只不同光谱的频谱光源。
所述的漫反射板是可将光均匀散射出去的中空毛玻璃板;摄像孔孔壁采用非透光材质制成。
所述的多只不同光谱的频谱光源包括11只不同光谱的LED灯和一只卤素灯,11只不同光谱的LED灯光谱分别为550nm、580nm、590nm、620nm、660nm、690nm、740nm、760nm、780nm、810nm、850nm;每一只频谱光源均可独立开关。
所述的线路板设计有集成控制芯片和数据传输口,线路板的数据传输口可与电脑主机相连接,并通过电脑程序控制11只不同光谱的LED灯和一只卤素灯的亮/灭。
所述的线路板包括DSP芯片和总线接口芯片;所述的DSP芯片上接有总线接口芯片,DSP芯片上分别通过12只电阻对应连接有11只不同光谱的LED灯和一只卤素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晔瑾,未经冯晔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9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