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用于基站、UE中的用于高层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9709.9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2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发明(设计)人: | 张晓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W28/02;H04W36/00;H04W36/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40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合 基站 方法和装置 传输 链接 重配 保障用户 比特序列 小区切换 小区群组 用户设备 数据包 正整数 丢包 高层 映射 子集 发送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基站、UE中的用于高层传输的方法和装置。UE将第一序列号映射为第二序列号。其中,所述第一序列号是第一集合中的一个整数,所述第二序列号是第二集合中的一个整数。所述第一集合中包括K1个整数,所述第二集合中包括K2个整数。所述第一集合是所述第二集合的子集,所述K1和所述K2分别是正整数,所述K1小于所述K2。所述第一序列号和所述第二序列号都对应第一比特序列。本发明能保障用户在小区切换或者双链接时第二小区群组重配时不会丢包。进一步的,本发明使得基站或者用户设备在发送切换或者双链接重配时传输或者接收的数据包的序列号是连续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传输方案,特别是涉及支持无线通信中的高层协议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中,每一个高层的协议数据包(PDU,ProtocolData Unit)都有相应的序列号(SN,Sequence Number)。序列号的长度由高层配置,在不同配置下序列号的长度不一样。在LTE‐NR(New Radio)紧耦合通信(tight interworking)场景中,网络侧设备和用户设备在如下情况中需要重新配置高层实体(例如PDCP实体):
·重新配置第二小区群组承载(SCG bearer,Second Cell Group);
·LTE和NR之间互相切换时需要重新配置高层实体(例如PDCP,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实体),
高层实体重配置后,相应的高层的协议数据包序列号(例如PDCP SN)也将被重新配置。
NR有很大可能性支持多种协议数据包序列号长度。考虑到NR需要支持更大的传输速率,NR需要支持相比与LTE更长的协议数据包序列号长度。
在LTE‐NR紧耦合通信(tight interworking)场景下,源基站和目标基站的协议数据包序列号长度不一致的情况很多。两者之间切换会造成其中一方不能正确解读另一方的协议数据包序列号,这样会造成丢包。为了保障无损切换(lossless handover,主要用在RLC‐AM(Radio Link Control Acknowledge Mode)确认模式下),需要增强PDCP SN的重配机制。
发明内容
通过发明人研究发现,在LTE中当切换发生时,如果源基站的高层的协议数据包序列号(例如PDCP SN)和目标基站的高层的协议数据包序列号(PDCP SN)的长度不一致,基站和用户设备(UE)释放并重置自己的分组数据集中协议(PDCP)实体。此时,已经传输的PDCPPDU将不会再重传,而其中某些PDCP PDU可能在之前没有成功传递,这样切换时就会发生丢包。然而,此种方法无法保障无损切换,对于NR中高可靠低延时的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解决方案。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例如本申请的UE中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应用到基站中,反之亦然。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第一节点中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A.将第一序列号映射为第二序列号。
其中,所述第一序列号是第一集合中的一个整数,所述第二序列号是第二集合中的一个整数。所述第一集合中包括K1个整数,所述第二集合中包括K2个整数。所述第一集合是所述第二集合的子集,所述K1和所述K2分别是正整数,所述K1小于所述K2。所述第一序列号和所述第二序列号都对应第一比特序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7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