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9373.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东;孙鑫;邱江平;纪婧;房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36 | 代理人: | 郭国中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 农村 分散 污水处理 设备 方法 | ||
1.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格栅集水井单元、厌氧池单元、组合式生物滤池单元以及活性生物滤床单元;
所述格栅集水井单元用于均衡待处理污水的水质和水量,包括:集水井、格栅斗和污水泵,其中:格栅斗设置于集水井的上部,用于拦截待处理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污水泵设置于集水井的底部,并通过水泵管与厌氧池单元中的厌氧池连接,用于将集水井里的待处理污水泵到厌氧池内;
所述厌氧池单元用于对待处理污水进行水解酸化作用,包括:厌氧池、过水堰和厌氧填料,其中:在厌氧池的顶部设有水泵进水口用于与进水管连接,进水管的一端伸入到厌氧池的底部,另一端连接格栅集水井单元中的水泵管;在厌氧池的上部设置有过水堰,用于收集经过处理后的污水进入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单元;厌氧池的的底部设置有厌氧填料,用于将待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从高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并增加冲击负荷;
所述组合式生物滤池单元包括: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组合式滤料、支撑榫头,其中: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的上部设置有十字布水槽,十字布水槽的下部通过多个支撑榫头将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分层隔断成上下多个空间,并在每个空间内分别填充组合式滤料;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与厌氧池之间通过过水堰与十字布水槽相连接;
所述活性生物滤床单元包括:沉淀池、集水管、筛孔网、粗填料、细填料、筛网斗、活性生物滤床、检查井,其中:沉淀池的顶部通过集水管与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的底部连接,沉淀池用于沉淀去除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脱落的生物膜;沉淀池设置在活性生物滤床的前端,沉淀池设有一排布水口与活性生物滤床相通,并在沉淀池与活性生物滤床连接处的上部设置有筛孔网;活性生物滤床由筛孔网分隔成三个反应区,分别为沉淀区、粗填料区、细填料区,靠近沉淀区为粗填料区,靠近出水端为细填料区,并在粗填料区、细填料区内分别填充粗填料和细填料,粗填料用于吸附并降解水中大颗粒污染物,细填料用于吸附并降解水中小颗粒污染物以对污水进行精细处理;活性生物滤床的后端设置检查井,并在检查井与活性生物滤床的连接处设置筛网斗;
在格栅斗上部的集水井侧壁上设置有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第三回流管,其中:第一回流管与沉淀池相连接,沉淀池沉淀去除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脱落的生物膜后一部分经第一回流管回流至集水井,一部分进入活性生物滤床;第二回流管与检查井相连接,经活性生物滤床处理过的污水一部分就近排放、另一部分经第二回流管回流至集水井以进一步降解;厌氧池的上部侧壁上连接有第三回流管与集水井连接,污水经第三回流管一部分回流至集水井,一部分进入厌氧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厌氧池、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活性生物滤床的材质均采用碳钢防腐或者PP。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格栅斗上部的集水井侧壁上还连接有进水管用于连接收集管网,待处理污水从该进水管进入集水井;所述集水井的顶部还设置有盖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厌氧池内的厌氧填料为球形填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的外壁上设置有多个通气孔,用于使填充在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内的组合式滤料与空气充分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式滤料采用除磷填料与火山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生物滤床单元中:在所述沉淀池与组合式活性生物滤床的顶部分别设有检查盖板,并通过铰链条连接;
所述检查井设置有用于连接排水管的出水口,以及与集水井侧壁上的第二回流管相连的第二回流管出水口,从而将经过活性生物滤床处理过的污水一部分通过连接排水管的出水口就近排放,另一部分经过第二回流管回流至集水井。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填料采用除磷填料与煤渣复配而成,粒径在10~15mm,其中除磷填料所占体积比为60~80%。
9.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填料采用除磷填料,粒径在25~30mm。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设备的适用农村的分散式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待处理的污水从进水管进入集水井,并经过设置于集水井的上部的格栅斗拦截污水中粗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后到达集水井的底部,集水井底部的污水泵通过水泵管将待处理污水泵到厌氧池,一部分污水经过厌氧池顶部的第三回流管回流至集水井、另一部分经进水管进入厌氧池底部;
S2:填充在厌氧池内的厌氧填料将待处理污水中的污染物从高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并增加设备的冲击负荷;经过降解后的污水通过设置于厌氧池与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之间的溢流布水槽自流进入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
S3:污水由上而下流经填充于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各个空间内的长有丰富生物膜的组合式滤料,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磷、部分氨氮被微生物吸附、降解,从而使污水得以净化;
S4:经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处理后的污水经连接于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底部的集水管进入沉淀池,沉淀池沉淀去除组合式活性生物滤池脱落的生物膜后,一部分污水经过第一回流管回流至集水井,另一部分污水进入活性生物滤床,以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污染物;
S5:活性生物滤床由筛孔网分隔成三格,其中:第一格为沉淀区,第二格内填充粗填料用于吸附并降解污水中的大颗粒污染物,第三格内填充细填料用于吸附并降解污水中的小颗粒污染物,以对污水进行精细处理,包括有机物、悬浮物、氮、磷、微量金属和病原体任一种或多种;经过活性生物滤床处理的出水经筛网斗进入检查井,其中一部分水体经排水管就近排放,另一部分水体经第二回流管回流至集水井,以进一步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37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