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盐雾法试验底座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9124.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3261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少华;梁曦东;沈浩;刘瑛岩;罗兵;张福增;廖一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黄德海 |
地址: | 1000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盐雾法 试验 底座 | ||
本发明提出一种盐雾法试验底座,其中,该试验底座包括:底盘和上圆盘,在底盘和上圆盘上设置凹槽,通过凹槽在底盘和上圆盘之间固定用于支撑大直径复合绝缘子试品的支撑复合绝缘子,试验时底盘放置在地面上,试品放置在上圆盘。本发明中,由于试品与地面之间设置有上圆盘和底盘,并且上圆盘和底盘之间设置有支撑复合绝缘子,从而可以保证试品的下部金具与地面之间的绝缘性,从而可以避免部分泄漏电流直接入地而不流经电流传感器的问题,可以广泛用于大直径复合绝缘子盐雾法试验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绝缘子的试验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盐雾法试验底座。
背景技术
复合绝缘子自20世纪中叶出现以来,由于其防污闪性能优异、重量轻、机械强度高以及安装维护方便等诸多优点,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其使用数量在近20年得到迅速的增长。
在户外高压绝缘领域复合材料漏电起痕及电蚀损问题,这些问题其他使用场合并不涉及。目前大量的研究人员为了鉴别及研究不同材料的耐漏电起痕及电蚀损性,制订了许多试验方法或试验标准,以模拟干带电弧对复合材料的作用,盐雾法是国际上经常被采用的一种方法。
盐雾法是最早被写入标准的耐漏电起痕及电蚀损试验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盐雾条件下对复合绝缘子施加1000小时的电压,观察试品的烧蚀及放电情况,它比较成功地再现了复合绝缘子表面在恶劣条件下的放电现象。
目前国内外对复合绝缘子的盐雾法试验的研究已经很多,但是当前的研究大部分仅局限于线路复合绝缘子或者直径较小的其他形式复合绝缘子。近些年来,高电压等级的电站复合绝缘子、复合套管、复合横担等新的复合绝缘子设备开始大规模使用,对适用于大直径复合绝缘子的盐雾法试验方法的研究已经十分迫切。
而对于大直径复合绝缘子试品,与线路复合绝缘子或者直径较小的其他形式复合绝缘子试品的一个特点就是:大直径复合绝缘子试品的质量大很多,很难像悬式复合绝缘子一样悬挂起来进行试验,必须放置于某个支架或者底座上。因此,亟待开发一个用于对大直径复合绝缘子试品进行盐雾法试验的底座或者支架,以完成对大直径复合绝缘子试品盐雾法试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盐雾法试验底座,用于解决由于大直径复合绝缘子试品大直径复合绝缘子试品的质量大很多,很难像悬式复合绝缘子一样悬挂起来进行试验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盐雾法试验底座,包括:
底盘、支撑复合绝缘子和上圆盘;
其中;在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和所述上圆盘的下表面上对称设置有至少3个凹槽,且每个凹槽的尺寸相同;
所述支撑复合绝缘子的一端插入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的所述凹槽中,另一端插入所述上圆盘的下表面上的所述凹槽中,单个所述支撑复合绝缘子所插入的所述底盘的表面上的所述凹槽与该支撑复合绝缘子所插入的所述上圆盘的下表面上的所述凹槽上下对称。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所述凹槽呈放射状,所述凹槽的宽度相同且从所述底盘的上表面和所述上圆盘的下面表的外缘向圆心深入相同的长度。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所述支撑复合绝缘子从所插入的所述底盘的上表面的所述凹槽沿着所述底盘的上表面的外缘向圆心深入移动至所述凹槽的末端。
作为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地实现方式,所述底盘的上表面上还包括:为每个凹槽设置一个缺口;
所述试验底座还包括:楔子;其中,所述楔子与所述缺口的尺寸匹配,用于在所述支撑复合绝缘子移动到所述凹槽的末端时,嵌入所述凹槽对应的缺口中,将所述支撑复合绝缘子固定在所述凹槽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91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