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激光射束将印刷物质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7336.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128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U.布恩廷;B.波多布尼克;R.佩特科夫塞克;R.奥斯特霍尔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LPKF激光电子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475 | 分类号: | B41J2/475;H01S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熊雪梅;冯欢 |
地址: | 德国加***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激光 射束将 印刷 物质 转移 基底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通过激光射束将印刷物质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借助激光射束源的激光射束将提供在载体上的印刷物质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装置。为此随时间这样调制所述激光射束源的输出功率(AL),使得只是在激活阶段(AP)中转移所述印刷物质,而在非激活阶段(PP)中不转移印刷物质。在激活阶段(AP)开始时,短暂的黑暗阶段(DP)所带来的结果是,在第一时段期间导致激光射束的总输出功率AL过高并且进而导致在激活阶段(AP)开始时印刷物质已经转移。紧接于第一时段后的激活阶段(AP)的第二时段中,总输出功率(AL)基本上保持恒定。根据本发明,通过黑暗阶段(DP)的持续时长调节总输出功率的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借助具有放大器的激光射束源的激光射束将提供在载体上尤其作为涂层的印刷物质转移到基底上的方法和装置,其中,激光射束和载体相对彼此运动并且在此随时间这样调制所述激光射束源的输出功率,使得只是在激光射束源的激活阶段中借助激光射束转移所述印刷物质,而在激光射束源的非激活阶段中不转移印刷物质。
背景技术
上述类型的印刷方法例如用于颜色或浆料的数字印刷。在所谓的激光转印方法中,激光装置的激光射束被偏转通过印刷介质(例如包含在壳体中的浆料或油墨)的透明载体。通过能量输入将壳体的内容物转移到基底上。
为此,激光射束借助于光学机构在载体上移动。同时,随时间这样调制激光射束源的输出功率,使得仅在激活阶段中转移印刷物质,并且在非激活阶段中不转移印刷物质。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从WO 2002/092674A1中已知。在此,对于激光射束透明的经涂覆的载体处于基底对侧。如果用激光射束穿过载体照射该层,则该层的一部分材料被蒸发。这触发了未蒸发的部分到基底上的转移。
从DE 19746174 C1已知一种方法,其中将印刷物质涂覆在圆筒形的透明的印刷模具上,该印刷模具具有大量的孔。将印刷物质从这些孔中转移到印刷材料上的方式是,借助能量发射装置例如激光射束源来引起体积或位置改变。
从GB 2 173 452 A已知用于激光打印的装置和方法。在此使用印刷载体,例如纸质的印刷载体,其表面涂覆以含印刷油墨的微囊。撞击在这样的微囊上的激光射束使得该微囊爆裂。印刷图像例如通过线状扫描而形成,方式是通过借助激光射束的激活来产生相应的像点。取决于在相应的像点处是否应当转移印刷油墨,对于一些像点来说,激光器是激活的,对于其他像点来说,发射中断。
另一方面,在激光器的瞬态阶段期间发生的不期望的效应(也称为尖峰)被证明是障碍。在激光器的发射已经中断了几毫秒之后,第一脉冲呈现强烈波动的强度,通常特征在于在开始时的明显的峰值,所谓的尖峰。取决于激光器的发射是否中断,这在印刷过程中导致非常不同的结果。
从DE 198 29 684 B4已知一种激光装置,其中来自两个强度可控的激光二极管的射束被耦合到由单独的泵浦源泵浦的光纤激光器中。为了调制,这两个激光二极管被反相地控制,即交替地控制,使得这两个激光二极管的功率的总和是恒定的。所述调制通过控制一个激光二极管进行,而另一个激光二极管用于保持光纤激光器中的整个功率恒定。在该激光装置的激活阶段(在该阶段中发射所使用的射束)中,第一激光二极管是激活的,在非激活阶段(在该阶段中输出射束例如被偏转到射束阱中并且激光射束源被有效地断开)中,第二激光二极管是激活的。通过总是给光纤放大器施加恒定功率并由此保持其饱和,光纤放大器的不期望的自发发射被完全抑制,并且获得高对比度。
所描述的激光装置的改进例如可以在US 2011/0085149中找到。其中描述了,对于如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那样具有非常低带宽的激光射束的高功率密度,在光纤放大器内发生布里渊散射,该散射可导致光学元件的损坏。例如,这可以通过给激光二极管的控制信号赋予周期性中断来避免,这些周期性中断导致明显更宽带的发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LPKF激光电子股份公司,未经LPKF激光电子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33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