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偏光片和液晶显示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7021.7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7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刘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张京波;曲鹏 |
地址: | 230012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光 液晶显示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偏光片和液晶显示设备,包括:第一保护层;偏光层,第一保护层设置在偏光层的一层面上;和第二保护层,第二保护层设置在偏光层的另一层面上;其中,第一保护层和第二保护层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孔结构。本发明提供的偏光片,第一保护层和/或第二保护层具有多孔结构,多孔结构更好地阻止外界热量向偏光层传递,可避免偏光层收缩,这样制作成显示模组时就可有效防止玻璃基板弯曲。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液晶显示技术,尤指一种偏光片和一种液晶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偏光片包括第一三醋酸纤维素层、聚乙烯醇层、第二三醋酸纤维素层、压敏胶层和离型膜,聚乙烯醇层延展拉伸后,将第一三醋酸纤维素层和第二三醋酸纤维素层设置在聚乙烯醇层的两层面上,压敏胶层设置在第一三醋酸纤维素层和第二三醋酸纤维素层中的一个的外侧面上,然后再在压敏胶层的外侧面上设置离型膜。在使用时揭掉压敏胶层的离型膜,然后贴覆在玻璃基板的两个板面上(形成显示模组),且贴合后的两个偏光片的两个吸收轴(一个横置、一个纵置)满足相互垂直的使用要求(由液晶显示原理决定)。
偏光片制作方法简述:聚乙烯醇膜经过膨润、染色、水洗等工艺后延展拉伸,再经过补色、烘干等工艺后在两层面上设置三醋酸纤维素膜(第一三醋酸纤维素层和第二三醋酸纤维素层),然后再进行后续的工艺并涂覆压敏胶以及贴覆离型膜等,最后通过横向和纵向的裁剪得到多个偏光片(显示模组多为长方形结构,横向裁剪得到的偏光片、在显示模组上其吸收轴横置而沿长边方向,纵向裁剪得到的偏光片、在显示模组上其吸收轴纵置而沿宽边方向)。
延展拉伸后(吸收轴沿拉伸方向)的聚乙烯醇层具有收缩特性,在高温环境下,大量热量通过外层的三醋酸纤维素层传递至聚乙烯醇层上,在吸收大量热量后聚乙烯醇层的收缩量较大。当聚乙烯醇层收缩后,横置吸收轴的偏光片收缩的尺寸会大于纵置吸收轴的偏光片收缩的尺寸,玻璃基板受到横置吸收轴的偏光片的拉扯力较大而发生弯曲(拉扯力与偏光片收缩量成正比,横置吸收轴的偏光片收缩量大于纵置吸收轴的偏光片的收缩量)。玻璃基板厚度越薄,抗弯曲性能越弱,弯曲越严重,产品的平坦度越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本文提供了一种偏光片,可更好地阻止外界的热量透过防收缩层向偏光层传递,避免偏光层收缩,以实现制作成显示模组时有效防止玻璃基板弯曲。
为了达到本文目的,本文提供了一种偏光片,包括:第一保护层;偏光层,所述第一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的一层面上;和第二保护层,所述第二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偏光层的另一层面上;其中,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中的至少一个具有多孔结构。
可选地,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率为10~30%。
可选地,所述多孔结构的孔径分布为3~5um。
可选地,所述多孔结构仅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多孔结构仅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二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多孔结构同时均匀分布于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
可选地,所述偏光片还包括:连接层,所述第一保护层具有所述多孔结构,所述连接层设置在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背向所述偏光层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偏光片还包括:离型膜,设置在所述连接层的背向所述第二保护层的表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保护层和所述第二保护层均为三醋酸纤维素层,所述偏光层为聚乙烯醇层,所述连接层为压敏胶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设备,包括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偏光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偏光片,第一保护层和/或第二保护层内设置多孔结构,多孔结构更好地阻止外界热量向偏光层传递,可避免偏光层收缩,这样制作成显示模组时就可有效防止玻璃基板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70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