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人机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6082.1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554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0 |
发明(设计)人: | 方军;郭钟;黄腾雄;顾莉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龙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R11/30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人机 充电 装置 方法 | ||
1.一种无人机充电装置,包括无人机端以及充电平台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人机端包括无人机U(1),无人机U(1)两端分别设有对应正负极的第一电池软线C(2)、第二电池软线C(3);所述的第一电池软线C(2)、第二电池软线C(3)的末端分别设置有第一磁性物体CM(4)、第二磁性物体CM(5);所述的第一磁性物体CM(4)、第二磁性物体CM(5)上分别设有第一电池极片CE (8)、第二电池极片CE(9);所述的无人机U(1)上还设置有无人机端电池极性判断模块UEJ(14);
所述的充电平台端包括充电平台P(13),所述的充电平台P(13)的正负极处分别设置有第一铁块PI(6)、第二铁块PI(7);所述的第一铁块PI(6)上设置有第一电池极片PE(10);所述的第二铁块PI(7)上,且位于第一铁块PI(6)以及第二铁块PI(7)之间设置有第二电池极片PE(11);所述的充电平台P(13)上还设置有充电平台端电池极性判断模块PEJ(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性物体CM(4)、第二磁性物体CM(5)的外露部分的极性不同,分别为N极、S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铁块PI(6)、第二铁块PI(7)之间设置有隔离层S(1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无人机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离层S(12)为空气。
5.一种无人机充电装置的充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无人机U(1)检测到电池余量不足,即飞往充电平台P(13),并在其上空悬停;
2)无人机U(1)下放其一根电池软线,第一电池软线C(2);依靠磁性物体和铁块之间的吸引力,第一电池软线C(2)上的第一电池极片CE (8)和充电平台P(13)上的第一电池极片PE(10)相连;第一磁性物体CM(4)外露部分的N极和第一铁块PI(6)的外露部分相吸,第一铁块PI(6)的外露部分磁化成S极;
3)无人机端下放另一根电池软线,第二电池软线C(3),第二电池软线C(3)末端的第二磁性物体CM(5)外露部分为S极;充电平台P(13)上其中一块铁块的外露部分已经被磁化成S极;依靠磁性物体和铁块之间的吸引力,第二电池软线C(3)上的第二电池极片CE(9)和第二电池极片PE(11)相连;第二磁性物体CM(5)外露部分的S极和第二铁块PI(7)相吸;第二铁块PI(7)外露部分磁化成N极;
4)充电平台端电池极性判断模块PEJ(15)对无人机的第一电池极片CE (8)、第二电池极片CE(9)发射弱电;无人机端电池极性判断模块UEJ(14)由此判断出第一电池极片CE (8)、第二电池极片CE(9)的正负极,并将判断出的正负极性信息发送到充电平台端电池极性判断模块PEJ(15);
5)充电平台端电池极性判断模块PEJ(15)接受无人机端发送的信息,依靠得出的第一电池极片CE (8)、第二电池极片CE(9)的正负极信息,充电平台对无人机电池发射强电,无人机充满电后,飞离充电平台继续执行任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龙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龙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08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移动指挥系统音频控制装置
- 下一篇:印染废水排放管理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