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6044.6 | 申请日: | 2017-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2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乃稳;李龙国;刘超;贺宇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B5/02 | 分类号: | E03B5/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黎祖琴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山丘 水位 变化 泥沙 河流 淹没 水泵 | ||
1.一种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包括泵房(1),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1)的一个侧面设置进水格栅(2),所述进水格栅(2)的网格开口方向与水流流向相切;所述泵房(1)内沿水流切线方向依次设置进水泥沙缓冲区(3)和泥沙沉积及水泵吸水区(4),所述泥沙沉积及水泵吸水区(4)的底部高度低于进水泥沙缓冲区(3)的底部高度;所述泥沙沉积及水泵吸水区(4)内沿平行于水流方向间隔设置多个泵坑(5),所述多个泵坑(5)内均安装潜污泵(6);所述潜污泵(6)的出水管(7)上均安装泥沙反清洗管(8),所述泥沙反清洗管(8)的进水端与出水管(7)相连,泥沙反清洗管(8)的出水端伸入泵坑(5)内;在泥沙反清洗管(8)的出水端上设置U形或环形的反清洗管头(9),所述反清洗管头(9)环绕潜污泵并沿泵坑壁布置,所述反清洗管头(9)上沿着U形或环形管体方向分别设置多个开孔(10),所述开孔(10)的孔径大小为20~30mm,各开孔的中心距为20~30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沉积及水泵吸水区(4)内还设置导流墙(11),多个泵坑(5)之间通过导流墙(11)隔开,所述导流墙(11)的高度为0.5~0.8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格栅(2)的网格尺寸为10~30mm×10~30mm,网丝直径为1~3mm。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泥沙缓冲区(3)为一坡面,所述坡面与河流底部的坡度为5%~1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沉积及水泵吸水区(4)与进水泥沙缓冲区(3)之间设置高度为0.3~0.8m的台阶或垂直跌坎。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泵房(1)安装在河流的坡岸上,泵房(1)顶部距离河流的常水位高度为0.5~1.0m。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潜污泵之间的泵轴线间距为1.0~1.5m。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泥沙沉积及水泵吸水区(4)侧面池壁的潜污泵与该池壁之间的距离为0.5~0.75m。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反清洗管(8)的进水端设置阀门(12)。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山丘区高水位变化多泥沙河流的可淹没式提水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泥沙反清洗管(8)采用DN 50~DN 100钢管、PE管或PPR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604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的太阳能空气取水器
- 下一篇:一种提高管网漏失控制效率的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