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风网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5204.5 | 申请日: | 201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60931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尤学一;闫俊霖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7/00 | 分类号: | E04H1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北洋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201 | 代理人: | 王丽英 |
地址: | 300072***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风网,包括网片,所述的网片设置在物料堆迎风面前,所述的网片为倒凹形结构,所述的网片设置位置距离物料堆底部边缘的距离为物料堆高度的1~1.5倍,所述的网片的总高度为物料堆高度的1~1.5倍,网片总长度为物料堆的整体长度的1~1.5倍,所述的倒凹形结构的开口高度为网片高度的1/2~2/3并且开口长度为网片总长度的1/2~3/5。采用本发明结构既可以保证较好的抑尘效果,也大大节省了建材消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风网,尤其涉及开放堆场使用的防风网。
背景技术
随着煤炭产能的快速扩大,贮煤场煤堆风蚀起尘,形成露天开放性尘源,往往造成煤场周边区域大气环境中PM2.5和PM10等敏感指标浓度超标数倍甚至数十倍,严重的影响料场工作人员及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为了有效治理此类污染,十分必要对煤堆的风蚀起尘规律进行系统研究。
防风网是一种多孔障碍物,一般设置在固体散货堆场四周。防风网带有一定的孔隙率,通过破坏高速来流风的流场,进而改善来流的风场以及湍流结构。经过防风网后,一部分风由于防风网的阻碍作用,向上抬升形成网顶部绕流风,且风速较大,通过网的部分形成渗流风,由于能量交换,上部高速绕流风带走了大部分风能,使网后形成低风速区,从而有效控制堆场区域内的风流场,减小堆场区的风速及风流场的紊流度,减少了堆场起尘。
关于防风网对开放性尘源的扬尘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重点,扬尘问题实质上是自然风力作用下粉尘颗粒的质量迁移问题。防风网在有效控制扬尘周围风速场的前提下,可以有效抑制扬尘的起尘动力,从而有效减少扬尘的起尘量。关于防风网的研究,耿宇[耿宇.防风网尾流区内风速和湍流度实验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2.]针对防风网尾流区内的风速和湍流强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得到了不同防风网尾流区空气流动状态对扬尘起尘量的控制效率。沈熹[沈熹.防风网防尘技术在露天煤堆场的应用现状及对我国发展防风网防尘技术的建议[J].交通环保,1995,16(3):22~25.]针对防风网技术在露天煤场的应用现状和防风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建议和意见。但是上述针对防风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防风网的防尘机理(风速,风能和风的湍流强度),防风网的结构(形状,层数,开孔率)、防风网的设置(高度,宽度,距离)等,很少有人针对拱形防风网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申请号:201310336031.X、申请日:2013-08-02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风网”,包括立柱、网片、钢丝绳、槽钢及紧固螺栓,在立柱的外缘面纵向固装槽钢,多个立柱并排排列,并在槽钢上横向穿装钢丝绳,在槽钢正面外侧固装网片,由此形成防风网,所述槽钢的径向均布间隔制有方形通孔,该方形通孔内穿装钢丝绳;在槽钢的一侧径向均布间隔制有网片安装孔,在对应该网片安装孔的槽钢正面螺纹啮合安装有紧固螺栓,该紧固螺栓在槽钢的正面通过压板固装网片;该立柱采用预制桩。该结构虽然实现了强度高、成本低和安装快速方便的性能,但是在防风网的综合经济效益和防风抑尘效率方面仍存在较大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达到抑尘效果又可以减少材料消耗的防风网。
本发明的一种防风网,包括网片,所述的网片设置在物料堆迎风面前,所述的网片为倒凹形结构,所述的网片设置位置距离物料堆底部边缘的距离为物料堆高度的1~1.5倍,所述的网片的总高度为物料堆高度的1~1.5倍,网片总长度为物料堆的整体长度的1~1.5倍,所述的倒凹形结构的开口高度为网片高度的1/2~2/3并且开口长度为网片总长度的1/2~3/5。
本发明与已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在防风网建材消耗巨大的堆场,采用本发明结构既可以保证较好的抑尘效果,也大大节省了建材消耗。
附图说明
图1-1为通过多种工况实施检验筛选得到的较优防风网工况区域的俯视图;
图1-2为区域结构图的侧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大学,未经天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520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