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智能筷子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4974.8 | 申请日: | 201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29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杜丽娟;朱鹏惠;罗辉;李灵;李万建;钟志威;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G21/10 | 分类号: | A47G21/10;G01N2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检测 果蔬中 农药 残留 智能 筷子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餐具,具体涉及一种运用乙酰胆碱酯酶生物传感器快速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智能筷子。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现在生产领域中应用的农药种类已经达到100多种,对农业保持丰收增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但是,由于农药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使用所引起的农药污染和残留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后果是严重的,已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针对我国小规模农户分散生产的农业生产现状,要控制农药残留,就必须发展能对果蔬表面的农药残留进行快速实现检测的手段。
传统的检测手法主要使用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质联用仪、液质联用仪、毛细管电泳法、薄层色谱法、直接光谱法等,这些方法虽然分析精度高,定量准确,但其样品的前处理复杂、检测耗时长、成本高、需要技术熟练的操作人员,不能实现快速检测的需要。食品中的农药残留严重影响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一种果蔬中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的微型化、便携化、操作简单的检测仪器,使得普通百姓对食用的水果、蔬菜是否有农药超标,能够快速的检测出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普通百姓可以在家庭使用的检测水果、蔬菜是否有农药残留的智能筷子。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智能筷子,利用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快速检测农药残留,携带方便,操作简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基于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智能筷子。所述智能筷子包含两支,其中一支中设置有检测电路、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微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一电源模块;所述智能筷子的另一支中包括存储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屏、第二电源模块。
所述检测电路由供电电路、恒压电路、乙酰胆碱酯酶检测电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供电电路采用电压转化芯片并联连接,提供+5V和-5V双电源供电;所述恒压电路为所述乙酰胆碱酯酶检测电路提供稳定的工作电压;所述乙酰胆碱酯酶检测电路与所述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相连,将所述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输出的nA级电流放大并转化成为电压检测信号,输出到微处理器。
所述微处理器上运行检测程序,将接收到的电压检测信号进行数字滤波后,利用相对标准偏差(RSD)校验法得到稳定的电流值,与设定的抑制前电流值进行比较,得出酶抑制率和定性结论;所述微处理器上植入果蔬农药种类及国家农药残留限量数据库,将检测的数据进行定量分析,定量超标农药的浓度。
所述第一无线传输模块将上述得出的结论传递给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将其显示在所述显示屏上,并且存储到所述存储模块中。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无线传输模块将所述检测结果传递到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显示数据、图形,将所有检测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
所述第一电源模块和第二电源模块对所述智能筷子提供所需的电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智能筷子,方便家庭使用,为检测带来极大的方便,相对于过往检测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设备,限制使用范围;本发明将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设置于筷子中,结构紧凑、携带方便、检测快速准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检测农药残留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的快速检测果蔬中农药残留的智能筷子,如图1所示,所述智能筷子包含两支,其中一支中设置有检测电路、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微处理器、第一无线传输模块、第一电源模块;所述智能筷子的另一支中包括存储模块,第二无线传输模块、显示屏、第二电源模块。
所述检测电路由供电电路、恒压电路、乙酰胆碱酯酶检测电路依次串联构成,所述乙酰胆碱酯酶传感器为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参比电极和辅助电极,所述工作电极上固定有乙酰胆碱酯酶。
下面就所述智能筷子的实施做具体的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赛亿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9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