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丛生竹四季生笋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939.6 | 申请日: | 2017-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9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发明(设计)人: | 曹安江;李正银;曾仰君;李志凤;叶祥波;李泽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安江 |
主分类号: | A01G22/00 | 分类号: | A01G22/00;A01G25/00;A01C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加贵 |
地址: | 657000 云南省***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丛生 四季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丛生竹四季生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季度,砍除3年以上老竹、干枯、折断和病虫害竹后,围绕竹兜根部松土,每丛施化肥200~300g或施农家肥3~8kg;第二、三和四季度时期内,每季度每丛施化肥150~250g或施农家肥2~5kg,在第四季度对竹兜覆盖塑料薄膜;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对每丛超过3株以上的笋进行采集;在6和7月份期间内保留新笋护竹,每丛保留新笋不超过3株。采用本申请的方法能够提高笋的产量,而且每个季度都有笋长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丛生竹四季生笋的方法。
背景技术
笋或竹笋是指幼竹茎秆的幼嫩生长部分,还没有完全从地底下长出来时,以及刚刚出土仍未木质化的部分可作为蔬菜食用。而笋的生长受到立地条件的限制,立地条件指的是植物生长地块的自然条件,即植物生长地的光、温、水、气、肥条件。甜龙竹、麻竹等是热区的大型丛生竹,自然情况下,其生笋时间是6-7月(雨季),自然状况下每丛年生笋1-3株,竹笋产量很低,笋的生产季节是夏季高温高湿季节,竹笋上市时也是其它竹笋集中上市的时间,竹笋价格较低,经济效益差。据统计,昭通市河谷地区大型丛生竹面积近10万亩,竹林生笋期均集中在6-7月(雨季);同时发笋量低,竹林的经济效益很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丛生竹四季生笋的方法,使得每个季度都有笋长出,并提高笋的产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丛生竹四季生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季度,砍除3年以上老竹、干枯、折断和病虫害竹后,围绕竹兜根部松土,每丛施化肥200~300g或施农家肥3~8kg;
第二、三和四季度时期内,每季度每丛施化肥150~250g或施农家肥2~5kg,在第四季度对竹兜覆盖塑料薄膜;
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对每丛超过3株以上的笋进行采集;在6和7月份期间内保留新笋护竹,每丛保留新笋不超过3株。
优选的,所述松土的宽度为15~25cm,所述松土的深度为10~20cm。
优选的,所述化肥包括硝酸铵、碳酸铵和尿素中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化肥的施肥方式为播撒。
优选的,所述施农家肥后用土覆盖,所述覆盖的厚度为4~8cm。
优选的,所述薄膜的覆盖范围为施肥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丛生竹四季生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季度,砍除3年以上老竹、干枯、折断和病虫害竹后,围绕竹兜根部松土,每丛施化肥200~300g或施农家肥3~8kg;第二、三和四季度时期内,每季度每丛施化肥150~250g或施农家肥2~5kg,在第四季度对竹兜覆盖塑料薄膜;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对每丛超过3株以上的笋进行采集;在6和7月份期间内保留新笋护竹,每丛保留新笋不超过3株。本发明采取的浇水和施肥措施,使竹林水分和养分充足,使竹子生笋每月平均在7株以上,提高了竹林产量。采用本申请的方法能够提高笋的产量,而且每个季度都有笋长出。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提供了一种丛生竹四季生笋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第一季度,砍除3年以上老竹、干枯、折断和病虫害竹后,围绕竹兜根部松土,每丛施化肥200~300g或施农家肥3~8kg;第二、三和四季度时期内,每季度每丛施化肥150~250g或施农家肥2~5kg,在第四季度对竹兜覆盖塑料薄膜;从第二季度开始每月对每丛超过3株以上的笋进行采集;在6和7月份期间内保留新笋护竹,每丛保留新笋不超过3株。
本发明对所述丛生竹的种类没有特殊要求,优选为甜龙竹和麻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安江,未经曹安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93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