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4567.7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51262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佘锋;梁亚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H04L1/18;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彭瑞欣;张天舒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用户 叠加 传输 调度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调度方法,包括:向第一用户设备(UE)发送激活指令,所述第一UE为用于多用户叠加传输(MUST)的UE集中的UE,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激活所述第一UE的MUST的调度机制;生成用于MUST的调度信息,并将所述调度信息根据所述激活指令中的预设周期生成调度指令;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第二UE的调制信息和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的目标发射功率比,所述第二UE为所述UE集中不同于所述第一UE的UE;将所述调度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UE,供所述第一UE解析MUST信息。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调度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接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多用户叠加传输(Multiple Users Superposition Transmission,MUST)技术,也称为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在长期演进升级版(Long Term Evolution Advanced,LTE-A)系统和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中,非正交多址接入成为无线接口设计的一种重要的接入方案,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制定的标准规范第14版本中,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被确定为一种重要的新型接入方式并被写入标准。
MUST是指多个用户的多个数据流在相同的时/频/空资源上传输,并在接收端通过干扰删除或迭代译码等来恢复不同用户的数据。目前的MUST传输方法为:在基站侧,分别为近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与远端UE的两个UE的数据在相同的时频资源上叠加在一起传输,如图1所示,在近端UE和远端UE的MUST调度过程中,基站为近端UE提供远端UE的相关传输信息,例如调制信息、功率分配比信息等,这些信息用来帮助近端UE识别远端UE的干扰,从而正确接收自身的数据;而对于远端UE,基站一般不需要配置近端UE的信息,即近端UE对远端UE是透明的,远端UE可以通过大尺度衰落的作用将自身数据解调出来。
然而,上述MUST传输方法中,近端UE在每一个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信息子帧中都需要附加额外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信令,从而增大了信令开销和近端UE的计算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基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调度方法、装置及系统,以降低信令开销和近端UE的计算难度。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多用户叠加传输的调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第一UE发送激活指令,所述第一UE为用于MUST的UE集中的UE,所述激活指令用于激活所述第一UE的MUST的调度机制;
生成用于MUST的调度信息,并将所述调度信息根据所述激活指令中的预设周期生成调度指令;所述调度信息包括第二UE的调制信息和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的目标发射功率比,所述第二UE为所述UE集中不同于所述第一UE的UE;
将所述调度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UE,供所述第一UE解析MUST信息。
上述方案中,所述将所述调度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UE包括:将所述调度指令通过PDCCH至所述第一UE。
上述方案中,所述向第一UE发送激活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第二UE发送配置信息,所述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二UE的运行参数;
在第一预设时间段内接收所述第二UE在配置所述配置信息后的反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456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