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复合碳纤维保温筒的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2921.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75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王红伟;郑淑云;陈惠龙;朴成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奥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5/83 | 分类号: | C04B35/83;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00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复合 碳纤维 保温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性能复合碳纤维保温筒的制造方法,将短切碳纤维和磨碎碳纤维组成的混合碳纤维与有机粘结剂、溶剂混合后,去除其中的溶剂,将表面包覆有机粘结剂的复合碳纤维与水、分散剂混合形成碳纤维混合浆料,经真空抽吸成型制成复合碳纤维保温筒预制品;采用热蒸汽或热空气加热的方式使其脱水并完成不熔化、不溶化处理;然后经碳化或石墨化处理,得到复合碳纤维保温筒成品。本发明所制成的复合碳纤维保温筒具有隔热性能好、抗氧化性好、热容量低、强度高的特性,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成品形状及尺寸可控,密度可调;成品不易开裂,自支撑性好,使用寿命长;经表面处理后还可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温炉用保温筒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性能的复合碳纤维保温筒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军事、国防、太阳能、半导体、热处理等领域都在快速发展,这些领域的发展都涉及保温材料的使用;尤其近几年太阳能、半导体的飞速发展,对保温材料的需求显得更加突出,而且对保温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节能降耗,并且要求抗氧化性能高,这些要求也不断促进着保温材料领域的快速发展。
曾经在国内高温真空炉上普遍使用的碳纤维保温材料为软碳毡(针刺毡),软碳毡作为隔热保温材料使用时存在强度低、易变形、易粉化、隔热效果差及拆卸、安装费时费力等缺点。新开发的碳纤维硬毡隔热保温材料可以克服软碳毡的上述缺点,因此作为晶体炉、陶瓷烧结炉、气相沉积炉等高温炉用隔热保温材料得到日益广泛地使用。
目前,国内使用的碳纤维硬毡主要采用PAN基软碳毡浸渍模压的成型工艺。浸渍模压工艺制作碳纤维硬毡存在能耗高,碳纤维硬毡层间强度低、易开裂,寿命低,粘结剂含量高,抗氧化性能差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性能复合碳纤维保温筒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复合碳纤维保温筒具有隔热性能好、抗氧化性好、热容量低、强度高的特性,且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成品形状及尺寸可控,密度可调;成品不易开裂,自支撑性好,使用寿命长;经表面处理后还可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并进一步提高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性能复合碳纤维保温筒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短切碳纤维;将碳纤维短切,得到平均长度为1~80mm的短切碳纤维;
2)制备磨碎碳纤维;将碳纤维磨碎,得到平均长度为100~800μm的磨碎碳纤维;
3)将短切碳纤维与磨碎碳纤维按照10~90﹕90~10的重量份比例,采用旋风分离器充分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碳纤维;
4)将混合碳纤维与有机粘结剂、溶剂按100﹕20~230﹕3~920的重量份比例混合,得到碳纤维混合液;将碳纤维混合液放入网袋中,经网孔孔径为1~50μm的网袋初滤后,再采用50~60℃的热空气向网袋内直吹10~30min,使碳纤维混合液中的溶剂完全挥发,得到表面包覆有机粘结剂的复合碳纤维;
5)将表面包覆有机粘结剂的复合碳纤维与水、分散剂按照0.3~6﹕100﹕0.1~2的重量份比例充分混合,形成均匀的碳纤维混合浆料;
6)将碳纤维混合浆料采用真空抽吸成型;将真空抽吸所用的保温筒成型模具浸入成型池中,保温筒成型模具由套装在一起的内模具、外模具组成,内、外模具均为圆筒形结构;其中内模具由筛板制成,其外表面固定有筛网,筛网的孔径为30~200μm,外模具为网格状结构,网格孔的单边或径向尺寸为30~100mm;
所述保温筒成型模具以轴线呈竖直状态放置在成型池内,其上端设有吊具用于浸入成型池时调节其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奥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辽宁奥亿达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9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