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农产品中有机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2384.1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7007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发明(设计)人: | 朱敏;张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G01N1/28;G01N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产品 有机 农药 残留 快速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产品中有机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盘,其为一中部相对其周围有一定凹陷的圆形盘体;圆环形挡圈竖直设置在检测盘的上端面的中部形成中心反应区;多个直形分割板将中心反应区外周分割成辐射状交替分布的试剂存放区和间隔区;载体,其包括多个试剂载体和位于中心反应区的空白载体;以及真空包被膜,其包覆在所述检测盘和所述载体上。本发明结构简单,造价低,且存储和使用都很方便。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上述装置的检测方法,其能够通过中心反应区的空白载体的颜色变化直观且快速的检测出农产品中是否存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使用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农产品中有机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中国是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农药生产大国和农药使用大国,农药在防治病虫害、除杂草、调节农作物生长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促使农作物的稳产和高产。尤其在蔬菜、水果等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广泛使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这两类农药在农业上长期使用并对人与动物毒性较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中农药的残留,带有农药残留的农产品的残毒问题受到了普遍关注。
传统的农残检测法为气相和液相色谱法,现有技术中,还可采用A/D转换技术并配备410nm独立冷光源进行检测,这些技术均具有仪器投资大、测试时间长、成本高等缺点,
因此,针对上述不足,急需一种对农产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的新技术和新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产品中有机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装置,其采用纤维素膜和滤纸相结合的试纸结构作为载体,将酶抑制法中的各种试剂分别固定包被在纤维素膜上,供使用时滴定检测即可,结构简单,造价低,且存储和使用都很方便。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农产品中有机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其能够通过颜色变化直观且快速的检测出农产品中是否存在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使用方便快捷,大大提高了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农产品中有机农药残留的快速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盘,其为一中部相对其周围有一定凹陷的圆形盘体;中心反应区,其为一由圆环形挡圈可拆卸的竖直设置在所述检测盘的上端面的中部形成的圆形开口槽体结构;多个直形分割板,其自所述圆环形挡圈的外周面呈辐射状分布在所述检测盘的上端面上,将所述中心反应区周围的检测盘的部分上端面分割成交替排布的试剂存放区和间隔区,其中,试剂存放区有3个分别为酶试剂存放区、底物存放区或空白区及其缓冲试剂存放区;
载体,其包括多个试剂载体,其包括相互叠加设置的滤纸和纤维素膜,多个试剂载体分别附着在试剂存放区内,且所述多个试剂载体的纤维素膜上内分别包被有乙酰胆碱酯酶、显色剂和底物标准品;空白载体,其包括相互叠加设置的滤纸和纤维素膜,所述空白载体的中部附着在所述中心反应区内,且所述空白载体的周缘与所述多个试剂载体的一端经所述圆环形挡圈的贯通孔相互连通;以及
真空包被膜,其包覆在所述检测盘和所述载体上。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盘的中部凹陷的盘底所在平面与所述检测盘的盘壁所在平面的夹角为5-35度。
优选的是,所述检测盘的中部凹陷的盘底所在平面与所述检测盘的盘壁所在平面的夹角为25度。
优选的是,还包括:自发热片,其贴敷在正对所述检测盘的中部凹陷的下端面上,且一个所述自发热片内的发热粉的含量为0.1-0.5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通标标准技术服务(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38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