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动式电动黄油泵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2238.9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4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合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兴合 |
主分类号: | F16N13/06 | 分类号: | F16N13/06;F16N13/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49 | 代理人: | 张耀文 |
地址: | 22174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动式 电动 油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直动式电动黄油泵,属于机械注油装置领域。
背景技术
电动黄油泵,可用于机动车辆和生产流水线上加黄油起到润滑保养和防锈的作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使用和携带等优点。传统的电动黄油泵,在使用中存在以下问题:1、不能有效调节输出的润滑脂油压,对黄油泵的连续稳定运行造成影响;2、无法避免外界空气进入到油桶中,对油桶的气密性造成影响,而导致出油困难;3、体积较大,结构较复杂,增加了成本的同时增大了占用空间;4、传统抑油块容易倾斜卡死,损坏率较高。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工作可靠的直动式电动黄油泵,能够有效调节输出的润滑脂油压及保证油桶的气密性,从而大大提高黄油泵的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直动式电动黄油泵,具有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工作可靠等特点,能够有效调节输出的润滑脂油压及保证油桶的气密性,简化传动结构的同时大大提高黄油泵的工作效率。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直动式电动黄油泵,包括圆桶形外壳、上油盖、电动控制组件、注油泵头及传动机构,所述圆桶形外壳内装有润滑脂,且上油盖扣合在圆桶形外壳顶部而实现密封;
其中,所述注油泵头包括依次连通的柱塞套及出油阀,且出油阀通过柱塞套与圆桶形外壳内的油腔连通;所述柱塞套的进油口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柱塞,且柱塞通过弹簧与出油阀相连;出油阀内出油口处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球头柱塞,通过球头柱塞抵住出油阀的出油口以实现润滑脂的单向流动,同时限制了出油阀向外输送润滑脂的油压;
所述电动控制组件包括设置于圆桶形外壳内油腔外的控制器、电磁铁及衔铁,且衔铁通过弹簧与圆桶形外壳内壁相连;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铁上电流的通断,进而通过电磁铁激励出的磁场来控制衔铁在圆桶形外壳内壁与电磁铁之间的往复运动;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连接衔铁及柱塞的挺柱,通过衔铁的往复运动带动挺柱及柱塞的往复运动,实现柱塞套进油口的开关控制。
优选的,所述球头柱塞包括柱塞体、柱塞体内的小弹簧及通过小弹簧与柱塞体相连的钢球,钢球设置于柱塞体的进油口处,且球头柱塞通过钢球抵住出油阀的出油口。
这里钢球用作出油阀内的阀门,以防止润滑脂的回流,同时限制了出油阀向外输送润滑脂的油压。当油压大于小弹簧对钢球的压力时,润滑脂才能顶开钢球向外输送高压油,否则钢球(阀门)关闭,润滑脂无法回流的同时外界空气也无法进入到油桶中,保证了油桶的气密性,且有效避免了传统抑油块容易倾斜卡死的问题,使用安全可靠。
优选的,所述圆桶形外壳内的油面上设置有压油盖,上油盖底面中部设置有贯穿下方压油盖的导油筒,且压油盖可沿导油筒上下滑动;上油盖与压油盖之间设置有大弹簧,并通过大弹簧及压油盖对圆桶形外壳内储存的润滑脂施加预压力,使得油腔内的黄油易于流向注油泵头的进油口。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还包括连接挺柱及柱塞端部的平面连杆机构,通过平面连杆机构实现挺柱与柱塞之间的传动过程,以实现柱塞套进油口的开关控制,结构简单且控制方便。
优选的,所述注油泵头设置于圆桶形外壳内,且球头柱塞的出油口通过输油管与外界连通,便于注油泵头的出油。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包括铁芯及设置于铁芯内的导电绕组,且所述衔铁与铁芯的形状相适配,两者组合后构成闭合磁路;所述导电绕组与铁芯外侧的控制器连通。
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直动式电动黄油泵,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成本较低,通过电磁力直接驱动黄油泵的柱塞,省去了传统黄油泵的齿轮凸轮机构,大大简化了传动结构,工作可靠,便于使用和携带;2、采用球头柱塞限制了出油阀输出的润滑脂油压的同时有效保证了油桶的气密性,从而大大提高了黄油泵的工作效率,主要用于工程机械滑动部位的黄油(润滑脂)加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包括:1、圆桶形外壳,2、上油盖,3、压油盖,4、大弹簧,5、导油筒,6、控制器,7、铁芯,8、导电绕组,9、衔铁,10、挺柱,11、弹簧,12、柱塞,13、柱塞套,14、出油阀,15、钢球,16、小弹簧,17、输油管,18、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兴合,未经李兴合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23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监测辅助装置
- 下一篇:应用于折弯机的单点光幕保护装置以及折弯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