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融数据的存取方法及存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2059.5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4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4 |
发明(设计)人: | 王春生;曾祥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25 | 分类号: | G06F16/25;G06F16/28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 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融 数据 存取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金融数据的存取方法及存取装置。该存取方法包括:获取多个金融数据模型;根据预设条件对所述多个金融数据模型中的金融数据进行分类,并对每个分类设置相应的接口;对每个接口所支持的金融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所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数据字段名字典,所述数据字段名字典包括多个数据字段名;根据所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数据字段名字典、用户输入的数据字段名以及查询参数,获取所要访问的金融数据。通过本发明可实现以较少的接口满足下游系统及用户的应用需求,并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融数据的存取方法及存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金融数据的访问过程中,通常是基于固定的数据结构定义按行进行的。然而,按固定的数据结构以行方式访问品种繁多、结构多样的金融数据,会导致大量的数据结构和接口定义。随着业务的扩张,数据结构和接口的数量会越来越多,对于动辄上千张数据库表的系统来说其复杂性不言而喻,非常不利于下游系统和用户使用。同时,由于数据结构和接口已经确立便不能随意修改以免影响既有系统(上述数据结构和接口所在的系统),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非常受限。
故,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金融数据的存取方法及存取装置,以较少的接口满足下游系统及用户的应用需求,并提高系统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金融数据的存取方法,所述存取方法包括:
获取多个金融数据模型;
根据预设条件对所述多个金融数据模型中的金融数据进行分类,并对每个分类设置相应的接口;
对每个接口所支持的金融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所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数据字段名字典,所述数据字段名字典包括多个数据字段名;
根据所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数据字段名字典、用户输入的数据字段名以及查询参数,获取所要访问的金融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金融数据的存取装置,所述存取装置包括:
模型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多个金融数据模型;
分类模块,用于根据预设条件对所述多个金融数据模型中的金融数据进行分类,并对每个分类设置相应的接口;
预处理模块,用于对每个接口所支持的金融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所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数据字段名字典,所述数据字段名字典包括多个数据字段名;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数据字段名字典、用户输入的数据字段名以及查询参数,获取所要访问的金融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存在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获取多个金融数据模型,根据预设条件对所述多个金融数据模型中的金融数据进行分类,并对每个分类设置相应的接口,对每个接口所支持的金融数据进行预处理,以获取所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数据字段名字典,根据所述每个接口所支持的数据字段名字典、用户输入的数据字段名以及查询参数,获取所要访问的金融数据。本发明实施例以一个接口实现一类金融数据的访问,从而能够以为数不多的接口满足下游系统及用户的应用需求,且每个接口所支持的金融数据可在不影响系统的前提下灵活扩展,提高了系统的兼容性和扩展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金融数据的存取方法的实现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国泰安教育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20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才情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集合覆盖理论的最佳协同团队构建方法及系统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