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池组充放电性能测试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1135.0 | 申请日: | 2017-0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210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练兵;田永嘉;侯荣立;安子腾;许自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31/396 | 分类号: | G01R31/396;G01R31/385;H01M10/42 |
代理公司: | 天津翰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0 | 代理人: | 赵凤英 |
地址: | 300130 天津市红桥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组 放电 性能 测试 设备 | ||
本发明为一种电池组充放电性能测试设备。该设备包括三路正15V输出电源电路、正5V输出电源电路、主控CPU、信号采集电路、通讯模块、基于IR2110芯片的升压驱动电路、直流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驱动电路、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基于IR2110芯片的降压驱动电路、直流降压斩波电路、人机交互界面和单侧充放电与自循环充放电切换电路。该设备通过单侧充放电与自循环充放电切换电路、升降压驱动电路的设计,使电池组既可以进行单侧充电或放电,又可进行自循环充放电,省去了人工切换充、放电的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还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特性检测的装置,具体是电池组充放电性能测试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深入发展,需要一个电池组测试和管理平台研究电池组是否满足实际车辆的使用要求。利用CAN总线技术,把综合环境模拟设备、电池组充放电测试设备和电池组管理设备集成在一起搭建一个平台,进行综合环境下电池组复杂工况的性能测试、管理和剩余寿命预测,通过人机交互界面进行操作和显示。本发明的电池组充放电测试方式,与现有方式相比,本发明在拓扑灵活性、构建成本等方面均有很大的优势,同时添加了电池组自循环测试、模拟工况下实时数据录入和人机界面曲线显示数据变化等功能。可以大大提高系统运行的实时性、可靠性和精确性。
当前的许多电池测试设备只能对电池组单侧进行充电或放电,而不能使电池组进行自循环充放电。在模拟工况下,电池组充放电过程中对于母线电压的精度控制效果不是特别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是上述背景中提到的技术缺陷,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充放电性能测试设备。该设备通过单侧充放电与自循环充放电切换电路、升降压驱动电路的设计,使电池组既可以进行单侧充电或放电,又可进行自循环充放电,省去了人工切换充、放电的步骤,节省了测试时间,提高了测试效率;同时还能对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进行闭环控制,既可以实现模拟闭环控制又可以实现数字闭环控制,使母线电压精确稳定在目标值,避免了电池充放过程中对电流电压信号采集造成干扰,使测量结果更加准确,同时保证了设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池组充放电性能测试设备,该设备包括三路正15V输出电源电路、正5V输出电源电路、主控CPU、信号采集电路、通讯模块、基于IR2110芯片的升压驱动电路、直流升压斩波电路、升降压驱动电路、直流升降压斩波电路、基于IR2110芯片的降压驱动电路、直流降压斩波电路、人机交互界面和单侧充放电与自循环充放电切换电路;
所述三路正15V输出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储能电池组;三路正15V输出电源电路输出端分别连接通讯模块、正5V输出电源电路、基于IR2110芯片的升压驱动电路、升降压驱动电路、基于IR2110芯片的降压驱动电路、人机交互界面和单侧充放电与自循环充放电切换电路;
所述三路正15V输出电源电路包含第一路输出正15V电源、第二路输出正15V电源、第三路输出正15V电源;三路正15V输出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储能电池组,三路正15V输出电源电路输出端分别连接通讯模块、正5V输出电源电路、基于IR2110芯片的升压驱动电路、升降压驱动电路、基于IR2110芯片的降压驱动电路、人机交互界面和单侧充放电与自循环充放电切换电路;其中第一路输出正15V电源分别连接基于IR2110芯片的降压驱动电路和人机交互界面,第二路输出正15V电源连接升降压驱动电路,第三路输出正15V电源分别连接通讯模块、正5V输出电源电路、基于IR2110芯片的升压驱动电路、升降压驱动电路和单侧充放电与自循环充放电切换电路;
所述正5V输出电源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主控CPU;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工业大学,未经河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1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