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架桥下桩基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101045.1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91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军;詹浩伟;张志跃;吉武军;谢文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郭伟红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架桥 桩基 安装 结构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架桥下桩基安装结构,包括砂石层、地桩和下桩基本体,所述砂石层的上部设有底层钢网,所述地桩贯穿砂石层、底层钢网,地桩的下端设有桩尖,地桩的侧壁设有旋转槽,所述地桩的上部与顶层钢网贯穿,顶层钢网位于混凝土基层的内部,地桩的顶端与安装接头底架固定连接,安装接头底架的上部与安装接头固定连接,安装接头底架位于下桩基本体的内部,安装接头的上部延伸至下桩基本体的上方。一种如上所述的高架桥下桩基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挖桩坑;S2:打桩;S3:铺设混凝土;S4:焊接钢架主体。本方案能够减少沉降,并且施工方法简单,容错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桥梁结构领域,具体为一种高架桥下桩基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架桥的下桩基的施工方法,一般都是建造倒T字型的下桩基,这种下桩基底面的中心受力较大,边缘受力较小,受力不均匀,导致沉降较大,长年累月的沉降积累之后,会存在很大的误差,容易导致高架桥损坏;现有的下桩基容错率较低,在施工出现误差之后,很难补救,造成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架桥下桩基安装结构及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架桥下桩基安装结构,包括砂石层、地桩和下桩基本体,所述砂石层的上部设有底层钢网,所述地桩贯穿砂石层、底层钢网,地桩的下端设有桩尖,地桩的侧壁设有旋转槽,所述地桩的上部与顶层钢网贯穿,顶层钢网位于混凝土基层的内部,地桩的顶端与安装接头底架固定连接,安装接头底架的上部与安装接头固定连接,安装接头底架位于下桩基本体的内部,安装接头的上部延伸至下桩基本体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地桩和桩尖为一体成型结构,地桩至少设有五个,地桩的数量与安装接头的数量相等,地桩和安装接头等距离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接头底架为圆形结构,地桩和安装接头在该圆环上交错设置,所述地桩、安装接头底架与安装接头之间采用焊接的方式连接,地桩、安装接头底架与安装接头均为钢筋制作。
优选的,所述旋转槽为螺旋形凹槽,所述砂石层的厚度为10-20厘米,混凝土基层的厚度为30-50厘米,下桩基本体的厚度为50-70厘米,混凝土基层和下桩基本体均为圆柱形,并且下桩基本体的半径小于混凝土基层的直径。
一种如上所述的高架桥下桩基安装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挖桩坑:实用挖掘设备,挖出桩坑,桩坑为T型的圆柱形结构,然后铺设砂石层,使用打夯机将砂石夯实,然后喷水,至砂石表面湿润即可;
S2:打桩:在上一步淋湿的砂石层上部铺设第一层钢网,然后根据下桩基的大小,将地桩打进钢网和砂石层,在打桩的时候沿着旋转槽,旋转进入,当钢网位于地桩中部时,完成打桩;
S3:铺设混凝土:将混合好的混凝土浇筑到钢网上浇筑20厘米然后铺设第二层钢网,再浇筑20厘米,在浇筑的过程中,使用混凝土振动棒,排出混凝土内部的气体;
S4:焊接钢架主体:将地桩的上端与安装接头底架之间焊接,将安装接头底架的上部与安装接头焊接,然后浇筑混凝土,至安装接头高度的一半,停止浇筑,使用振动棒将混凝土内部气体排出,静置20-25天至混凝土凝固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的下桩基结构简单,通过采用下部小上部大的T型结构,以及内部的多层钢网,能够起到均匀受力的作用,而且能够减少沉降,通过加入地桩,能够进一步的提高下桩基的稳定性,本方案的施工方法简单,流程少,施工成本低,施工之后的下桩基,容错率高,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2为钢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地桩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1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