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安化黑毛茶揉捻生产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100970.2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陶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陶曙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514 | 代理人: | 安娜 |
地址: | 413514 湖南省益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安化 毛茶 生产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安化黑毛茶揉捻生产线。
背景技术
目前的茶叶揉捻机,包括机架、揉筒、揉盘、压盖、运动支架、电机、丝杆机构,揉盘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运动支架包括人字架、三个曲柄;揉筒固定在人字架中央,压盖通过丝杆机构安装在人字架上,曲柄分别安装在人字架三角,且曲柄两端分别与机架、人字架铰接;运动支架通过任一曲柄经传动机构与的电机相连。工作时,通过电机驱动曲柄转动,进而带动人字架、揉筒、丝杆机构、压盖在揉盘上方相对揉盘作偏心圆周运动,同时通过丝杠机构带动压盖动作,茶叶在揉桶中受压盖和揉盘上棱骨的作用而卷曲成条,部分细胞扭曲破碎,挤出茶汁。
但目前,没有完整的茶叶揉捻生产线,需要人工将杀青后的茶叶装入茶叶揉捻机中,由于安化黑毛茶是老叶子,转运不方便,更没有适应运输安化黑毛茶的运料输送机构;过去人工想茶叶揉捻机内加入杀青后的安化黑毛茶鲜叶,然后盖上揉盖开机进行揉捻,费时费力不效率不高,特别是茶叶加工和鲜叶采摘只有短短的几天,采摘时季是一天一个价,老了茶叶就不值钱了,过了这个时令大量鲜叶就只能眼睁睁看差它老去,造成大量鲜叶资源浪费。
由于在茶叶加工和运输中没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线,导致茶叶生产效率低;并需雇佣大量人力,增加了茶叶的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全自动安化黑毛茶揉捻生产线,以提高安化黑毛茶应季的生产效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一种全自动安化黑毛茶揉捻生产线,包括单臂自动揉捻机和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单臂自动揉捻机的进料口处设有自动传输进料机构,在所述单臂自动揉捻机的出料口设有自动传输出料机构;
所述自动传输进料机构包括杀青滚筒、杀青进料传输装置、称重进料传输装置和伸缩进料导向斗,所述杀青进料传输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杀青滚筒的出料口相通,所述杀青进料传输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称重进料传输装置的进料口相通,所述称重进料传输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伸缩进料导向斗的进料口相通,所述伸缩进料导向斗的出料口位于所述单臂揉捻机的进料口相通;所述杀青滚筒、杀青进料传输装置、称重进料传输装置和伸缩进料导向斗均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所述自动传输出料机构包括出料传输装置和称重装载装置,所述出料传输装置的进料口与所述单臂自动揉捻机的出料口相通,所述出料传输装置的出料口与所述称重装载装置的进料口相通;所述出料传输装置和称重装载装置均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所述杀青进料传输装置为Z字型传输线体结构,能够很好地将安化黑毛茶鲜经杀青滚筒杀青后提升到称重进料传输装置上;所述杀青进料传输装置包括第一传送带和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传料方向的后端部,相当驱动电机安装于传料方向的前端部,第一传送带的寿命更长,不容易拉断皮带;在所述第一传送带带面上设置有横向的挡板,所述挡板的高度为30-50mm,所述挡板间的间距为100-200mm;靠近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均设有向外倾斜的侧板,所述侧板的斜度为115°-135°,所述侧板的垂直高度为150-300mm;由于传统的输送爬坡线皮带输关面上没有档板很好将杀青后安化黑毛茶提升到揉捻输送线上,传统的输送线侧板为垂直浅侧板,不利于安化黑毛茶输送,输送过程有一半的黑毛茶溢出撒落在输送过程中,效率不高,而且在输送过程有一半物料掉落在地上,造成安化黑毛茶形成二次污染,很不利安化黑毛茶的标准化、清洁化生产;在所述第一传送带两侧边缘与所述侧板之间均设有缓冲皮带,所述缓冲皮带的材质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材质相同,所述缓冲皮带一侧与所述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缓冲皮带的另一侧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边缘贴合;侧板一般为钢板,与输送带接触距离太近,输送带与钢板相对摩擦时间一长就磨损皮带,需要经常更换皮带,钢板与输送带接触距离太远就容易漏茶,输送带与侧板之间采用材质与输送带一样的缓冲带衔接,由于缓冲带与输送带材质一样,质地软有弹性两者可以很好贴一起,因此很好解决了这一问,即避免了漏茶问题又延长皮带使用寿命;所述驱动电机的转速受所述控制器控制;
所述第一传送带传料方向的前端部位于所述杀青滚筒的出料口的正下方,且靠近所述杀青滚筒的出料口;所述第一传送带传料方向的后端位于所述称重进料传输装置进料口的正上方,且靠近所述称重进料传输装置的出料口。
为更好实现本发明,可进一步为,所述杀青滚筒筒壁上设有用于检测鲜叶杀青后温度的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所述杀青滚筒的加热温度和转速均受所述控制器控制,便于控制茶叶杀青时的温度条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陶曙,未经陶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10097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毫绿茶加工工艺
- 下一篇:一种茶叶调配方法和复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