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曲毫绿茶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9087.6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57899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方乾勇;王礼中;毛家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奉化区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浙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33268 | 代理人: | 王明超 |
地址: | 315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茶 加工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曲毫绿茶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曲毫绿茶是由传统炒青茶转变而来,因外形蟠曲显毫而得名,如奉化曲毫、罗洋曲毫等。两千年以来,曲毫绿茶因经济效益显著,产销量持续增加,在国内主要绿茶产区均有生产,以浙江省为例,曲毫绿茶知名品牌就有3-4种,占全省名优绿茶总产量的10%左右,产值达10亿元左右。
曲毫绿茶外形优美,风味特异,广受消费者青睐。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茶叶消费由重外形向重内质理念的转变,曲毫绿茶茶汤苦涩味普遍偏重,香气易带老火的缺点日益明显,成为制约其产销量进一步增大的瓶颈。因此,如何在保持曲毫绿茶优美外形的前提下,进一步提升滋味、香气等口感风味,促进曲毫绿茶内外品质的双重优异,成为研究人员和生产企业极为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曲毫绿茶加工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曲毫绿茶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鲜叶摊放:将鲜叶摊放于软匾或篾簟上,投叶厚度为1-2cm,并在常温下放置6-12h,摊放期间轻翻1-3次,摊放程度至叶质发软、清香透露;
(2)杀青:将步骤(1)处理的摊青叶均匀投入至滚筒杀青机进行杀青,投叶量为20-100kg/h,杀青温度为110-120℃,杀青时间为2-3min,杀青程度至折梗不断、叶呈暗绿色、叶片表面干爽、茶香显露;
(3)摊凉回潮:将步骤(2)处理的杀青叶摊放于软匾或篾簟上,投叶厚度小于2cm,并在常温下放置15-60min,至叶色保持翠绿程度;
(4)揉捻:将步骤(3)处理的摊凉叶投入揉捻机,投叶量为揉捻机筒体容量的90%,并在常温下揉捻10-20min,揉捻力度为先轻后重再松,揉捻程度至叶片初步卷成条;
(5)初烘:将步骤(4)处理的揉捻叶投入至微型烘干机或名茶烘焙机,投叶厚度小于或等于1cm,初烘温度为120-130℃,初烘时间6-8min,至叶片含水率35%;
(6)摊凉回潮:将步骤(5)处理的初烘叶摊放于软匾或篾簟上,投叶厚度小于2cm,并在常温下放置20-30min,至叶片内外水分分布均匀;
(7)炒小锅处理:将步骤(6)处理的摊凉叶投入至双锅曲毫机,投叶量为2.5kg,时间为15-20min,温度控制为110℃,期间采用以抛为主的操作方式,至叶片初步蟠曲成形、白毫显露;
(8)炒大锅处理:将步骤(7)处理的在制品投入至双锅曲毫机,投叶量为步骤(7)中投叶量的两倍,时间为15min,温度控制为60-90℃,期间采用抛闷结合的操作方式,炒至蟠曲成形,使叶片达到九成干状态;
(9)摊凉分筛:将步骤(8)处理的在制品投入至分筛机,常温下对叶片进行割头去末,至在制品回潮均匀;
(10)足烘:将步骤(9)处理的摊凉叶投入至微型烘干机或名茶烘焙机,投叶厚度小于2cm,足烘温度为90-110℃,足烘时间10-15min,至叶片含水率5%以下;
(11)冷却分装:将步骤(10)处理的足烘叶摊放于软匾或篾簟上,常温冷却后快封。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用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为主,同时兼具部分一芽二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用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为主,同时兼具部分一芽三叶。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选用的滚筒杀青机为40-80型滚筒杀青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奉化区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未经宁波市奉化区雪窦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908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