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8984.5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50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姚辉涛;刘凡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威海康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45 | 分类号: | A61K36/8945;A61P1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504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咳嗽 治疗 五味子 无毒副作用 重量份配比 茯苓 清热解毒 温中散寒 止咳平喘 熟地 巴戟天 补骨脂 淮山药 山萸肉 丹皮 化痰 润肺 药源 泽泻 枸杞 配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熟地3‑18份、丹皮3‑18份、泽泻3‑18份、淮山药3‑18份、五味子3‑18份、山萸肉3‑18份、茯苓10‑30份、枸杞5‑25份、补骨脂5‑25份、巴戟天5‑25份。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具有温中散寒、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治疗咳嗽疗效显著,作用可靠;其组分药源广、配制简便、无毒副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传统草药的未确定结构的医药配制品,尤其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咳嗽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是一种保护性神经反射,通过咳嗽产生呼气性冲击动作,能将呼吸道内的异物或分泌排出体外。咳嗽可分干、湿两种。干咳,会有昏昏沉沉、灼热的 感觉,又咳不出痰。经常见于感冒、支气管炎及肺炎初期。长时间持续的干咳,可能是肺结核。湿咳的症状是咳个不停,且喉咙带痰。目前,西药治疗咳嗽虽然见效明显,但也只能解决暂时问题。而且存在一定的副作用。
中医认为,咳嗽是因邪客肺系,肺失宣肃,肺气不清所致。
根据中医理论,针对咳嗽的发病机理,以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止咳平喘为治疗原则,进行辩证配伍组方,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治疗咳嗽只能缓解症状而不能治本且存在副作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配制简便、成本低、疗效显著、无副作用的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熟地3-18份、丹皮3-18份、泽泻3-18份、淮山药3-18份、五味子3-18份、山萸肉3-18份、茯苓10-30份、枸杞5-25份、补骨脂5-25份、巴戟天5-25份。
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药原料及重量份配比为:熟地10份、丹皮10份、泽泻10份、淮山药10份、五味子10份、山萸肉10份、茯苓20份、枸杞15份、补骨脂15份、巴戟天15份。
本发明中药组合物是在传统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指导下,精选药物组方。本发明中药组合物中:熟地具有补血养阴、填精益髓的功效;丹皮具有清血、活血散瘀的功效;泽泻具有利水渗湿、泄热通淋的功效;淮山药具有补中益气、生津止渴的功效;五味子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山萸肉具有补肝养血、益肾涩精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渗湿、益脾和胃、宁心安神之功效;枸杞具有滋补肝肾、养肝明目、扶正固本、生精补髓、滋阴补肾、益气安神的功效;补骨脂具有补肾助阳、固精缩尿、暖脾止泻、纳气平喘的功效;巴戟天具有补肾助阳、强筋壮骨、祛风除湿的功效。本发明精选药物组方,其药物组分经辩证配伍,在作用上相互佐助,共奏温中散寒、清热解毒、润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对咳嗽的治疗达到标本兼治。
本发明组合物的组分均采用天然的中药原料,其配制简便、药源广、成本低。本发明遵循中医的处方用药原则,各种组分药物采用水煎服用。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显著可靠,药性平和,未出现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2%,治愈率7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熟地10g、丹皮10g、泽泻10g、淮山药10g、五味子10g、山萸肉10g、茯苓20g、枸杞15g、补骨脂15g、巴戟天15g。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咳嗽的中药组合物,其中药原料及重量配比为:熟地3g、丹皮14g、泽泻6g、淮山药18g、五味子3g、山萸肉6g、茯苓25g、枸杞10g、补骨脂25g、巴戟天5g。
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威海康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威海康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9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