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筛粉机的吸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8219.3 | 申请日: | 2017-0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9452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李雨;刘厚林;谈明高;王凯;董亮;罗凯凯;何相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B29C64/30 | 分类号: | B29C64/30;B29C64/357;B33Y4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筛粉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料运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筛粉机的吸料装置。
背景技术
3D打印已经广泛应用于军工、航天、医学、建筑、汽车、电子、服装、珠宝首饰等领域。目前,运用PS(聚乙烯)粉进行3D打印时,打印完由于会形成细小的颗粒,因此需要重新筛粉使用。市场上存有的筛粉机都需要人工添加粉料,在这过程中既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影响效率,又会产生大量粉尘,损害工作人员身体健康,污染环境,造成浪费。此外,由于人工从3D打印机里掏出粉末,因此边角容易留有残余,影响再次3D打印效果。
经检索,与本发明相关的专利申请有:一种吸料碎粉机(公开号:CN204892093),发明了一种吸料碎粉机,特点是无需操作人员手动上料,便捷操作,但是该发明只能从定点吸料,无法移动吸料,限定了工作范围。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料装置,以解决在3D打印时需要人工从3D打印机里掏料并手工添加到筛粉机里的问题。
一种用于筛粉机的吸料装置,包括筛粉机、夹手、防尘罩、防尘布、储料箱、吸料泵、钢板、吸料管、支架、地脚螺栓、集粉桶、橡胶管,筛粉机放置在地面上,防尘罩放置在筛粉机上,通过夹手夹紧,防尘布连接防尘罩和储料箱,吸料泵固定在支架上,吸料管一端连接储料箱,支架用来支撑储料箱,支架底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储料箱为梯形箱,方便粉料下落,在距储料箱底部20mm处设有钢板,钢板可以通过自由拉动来控制粉料下落速度。
进一步的,支架为2块15mm厚钢板,布置在储料箱两端,钢板上端与储料箱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底端通过地脚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进一步的,吸料管为软塑胶材料,吸料管上设有吸料泵,吸料泵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由人工手持吸料,吸料泵进口装有单向阀门,防止粉料倒流。
进一步的,集粉桶上设有集粉桶盖,集粉桶盖为透明塑料,可以方便观察集粉桶内粉末含量,集粉桶盖上开有矩形孔,橡胶管一端与筛粉机出料口连接,另一端通过集粉桶盖上矩形孔伸至集粉桶内,可以有效防止粉末在下落过程中漂浮,既对人体有害,又造成浪费,污染环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吸料装置避免人工添加粉料,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筛粉效率,降低粉尘,保护工作人员身体健康,避免浪费。此外,该吸料装置可以干净清理3D打印机里粉粒,有利于提高下次3D打印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筛粉机上的吸粉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储料箱及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工作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筛粉机、2.夹手、3.防尘罩、4.防尘布、5.储料箱、6.吸料泵、7.钢板、8.吸料管、9.支架、10.地脚螺栓、11.集粉桶、11-1.集粉桶盖、12.橡胶管、13. 3D打印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了解,现结合附图做进一步的描述:
结合本发明涉及到的附图1和3,一种用于筛粉机的吸料装置,包括筛粉机1、夹手2、防尘罩3、防尘布4、储料箱5、吸料泵6、钢板7、吸料管8、支架9、地脚螺栓10、集粉桶11、橡胶管12,筛粉机1放置在地面上,防尘罩3放置在筛粉机1上,通过夹手2夹紧,防尘布4连接防尘罩3和储料箱5,吸料泵6固定在支架上,吸料管8一端连接储料箱5,支架9用来支撑储料箱5,支架9底端通过地脚螺栓10固定在地面上。
结合附图2,储料箱5为梯形箱,方便粉料下落,在距储料箱底部20mm处设有钢板7,钢板7可以通过自由拉动来控制粉料下落速度。
支架9为2块15mm厚钢板,布置在储料箱两端,钢板上端与储料箱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底端通过地脚螺栓10固定在地面上。
吸料管8为软塑胶材料,吸料管8上设有吸料泵6,吸料泵6固定在支架9上,另一端由人工手持吸料,吸料泵6进口装有单向阀门,防止粉料倒流。
集粉桶11上设有集粉桶盖11-1,集粉桶盖11-1为透明塑料,可以方便观察集粉桶11内粉末含量,集粉桶盖11-1上开有矩形孔,橡胶管12一端与筛粉机1出料口连接,另一端通过集粉桶盖11-1上矩形孔伸至集粉桶内,可以有效防止粉末在下落过程中漂浮,既对人体有害,又造成浪费,污染环境。
工作过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2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