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睫毛膏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8212.1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807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26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聚吉科绿色化学共性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19 | 分类号: | A61K8/19;A61Q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50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睫毛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妆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睫毛膏。
背景技术
夏日化妆因出汗、太阳照射等原因造成的眼线、睫毛膏、唇彩斑驳,瞬间,美丽的脸庞竟然已成为一张大花脸了。眼线、睫毛膏或唇彩容易有脱妆,许多的粉底或蜜粉,会因为接触到夏季闷热潮湿的空气而变色、并且有泛油光的现象产生,让整体妆感显得不均匀。
PAN等人的《Fast and selective removal of oils from water surface via highly hydrophobic coreshell Fe2O3@C nanoparticles under magnetic field》报道了Fe2O3@C超疏水亲油纳米颗粒,具有超疏水超亲油的性质和磁性响应,具有很好的油水分离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睫毛膏,以Fe2O3@C超疏水亲油纳米颗粒为核心的理念,利用其超疏水超亲油的特点,针对游泳时、天气潮湿时,易脱妆易晕染的困扰者,服帖妆容,防水防汗,让夏日的眼妆变得持久又服帖。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睫毛膏,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Fe2O3@C超疏水亲油纳米颗粒:1-5%、天然蜡:1-4%、保湿剂:11-25%、乳化剂:1-5%、稳定剂:1-5%。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Fe2O3@C超疏水亲油纳米颗粒:2-4%、天然蜡:2-3%、保湿剂:15-20%、乳化剂:2-4%、稳定剂:2-4%。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天然蜡为蜂蜡和巴西棕榈树蜡的混合物。蜂蜡为皮肤柔润剂、乳化剂、成膜剂、结合剂、亲油性增黏剂,动物性蜡,能滋养及柔软皮肤,调整化妆品之黏度,增加产品的持久性,常用于乳液、乳霜、口红、粉底霜、腮红、眼影、睫毛膏等商品;而蜜蜡中的蜡黄酮据说亦有抗氧化及抗菌的特性。巴西棕榈树蜡因熔点高,光泽性、防湿性、乳化性俱佳,广泛用于发蜡、口红、粉饼、眉笔等。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保湿剂为甘油和丙二醇的混合物。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乳化剂为聚山梨醇酯-80乙酸酯。
优选的,在本发明一个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稳定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在日用化妆品中,PVP及共聚物具有良好分散性及成膜性,PVP在乳液中有保护胶体的作用,可用于脂肪性和非脂肪性膏体中,用作定型液、喷发胶及摩丝的定型剂、护发剂的遮光剂、香波的泡沫稳定剂、波浪定型剂及染发剂中的分散剂和亲合剂。在雪花膏、防晒霜、脱毛剂中添加PVP,可增强湿润和润滑效果。
超疏水材料是指材料表面与水的接触角大于150°而滚动角小于10°的材料,构造超疏水表面主要有两种途径:在具有微纳米粗糙结构的表面修饰低表面能物质;在具有低表面能的物质表面构造微纳米粗糙结构。超疏水材料可以应用在自清洁、防雾、抗冰、减阻和油水分离等领域。Fe2O3@C超疏水亲油纳米颗粒具有很好的超疏水超亲油特性,具有很好的油水分离性能。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睫毛膏具有如下优点:以Fe2O3@C超疏水亲油纳米颗粒为核心的理念,利用其超疏水超亲油的特点,构筑防水层,针对游泳时、天气潮湿时,易出汗人群,服帖妆容,不怕汗、泪水、雨水的浸湿,从而长时间保持干净眼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5
表1中列出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睫毛膏的5个具体实施例。
表1
表2中列出了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睫毛膏的3个具体对比例。
表2
试用评价测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聚吉科绿色化学共性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聚吉科绿色化学共性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821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吸附汞的洁面乳
- 下一篇:一种牙膏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