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承压的隧道底部结构排水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7834.2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40189B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朱勇;郑余朝;殷召念;胡端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51222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李安霞;曾克 |
地址: | 610031***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承压 隧道 底部 结构 排水 体系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隧道底部结构排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固化成型后,架立排水侧沟(6)与中央排水沟(7)的混凝土浇筑模板;
步骤2、将作为横向排水通道(9)用的可承压透水材料(19)的一端固定在排水侧沟(6)浇筑模板的内侧壁,其另一端固定在中央排水沟(7)浇筑模板的侧壁上,所述可承压透水材料(19)的两端均设置有螺栓钢套管端头固定装置(11),所述螺栓钢套管端头固定装置(11)包括套管和中心固定螺栓(15),所述套管包括上环(24)和下环(25),所述上环(24)和下环(25)左端和右端均轴向设有套管侧向翼板(18),所述上环(24)的套管侧向翼板(18)与下环(25)的套管侧向翼板(18)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环(24)和下环(25)的尾端径向设有套管尾部翼环(13),所述可承压透水材料(19)的端部嵌套在套管之中并伸出套管尾部,所述中心固定螺栓(15)径向穿过套管;
步骤3、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固化成型后,预埋的可承压透水材料(19)就形成横向排水通道(9);
步骤4、在中央排水沟(7)的浇筑模板中浇筑中央排水沟(7),在排水侧沟(6)的浇筑模板中浇筑排水侧沟(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隧道底部结构排水体系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包括仰拱,在初期支护施工前,将作为竖向排水通道(10)用的可承压透水材料(19)的一端固定在隧道底部围岩上,然后喷射混凝土施作初期支护;
所述步骤1之后,将作为竖向排水通道(10)用的可承压透水材料(19)的另一端固定在中央排水沟(7)的浇筑模板底面中央;
所述步骤3中,同时浇筑仰拱与仰拱填充混凝土,待共同浇筑混凝土结构固化成型后,预埋的两个可承压透水材料(19)分别形成横向排水通道(9)与竖向排水通道(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7834.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井的抑爆系统
- 下一篇:利用气动旋转轴驱动控制的卡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