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罩光学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96068.8 | 申请日: | 2017-0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690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陈有同;蔡昀融 | 申请(专利权)人: | 采资新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04 | 分类号: | G02B5/04;G02F1/13357;F21V3/00;F21V3/04;F21V8/00 |
代理公司: | 11301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郑玉洁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源 光学组件 射出 格栅结构 入光面 光罩 整合 透明塑料材料 直下式光源 光线集中 相反设置 侧向光 出光面 米格栅 正向光 眩光 折射 | ||
1.一种光罩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透明塑料材料的光学组件,该光学组件具有一光滑的入光面以及一与该入光面彼此相反设置的光滑的出光面;以及
多个微米格栅结构,设于该出光面上,这些微米格栅结构分别具有一第一斜面以及一第二斜面,该第一斜面、第二斜面间具有一平面,形成一倒梯形结构;
其中,一光源自该入光面的正上方射入,部分光源自该出光面射出,部分光源接触该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后形成折射,产生一循环光源,并与该光源整合后再射出,在侧向光与正向光彼此循环消长之下,能将光线集中到中央来,进而能增加流明以及降低眩光值;
该入光面为相对每一微米格栅结构具有一凹陷部的弧形结构;
每一微米格栅结构的宽度为1mm至3mm,高度为0.35mm至1.05mm,而该平面的宽度为0.15mm至0.85mm,该凹陷部下凹的深度为0.02mm至0.08mm。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罩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光学组件为选自透光度60%以上的透明塑料材料,经压出或射出成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罩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斜面与该第二斜面所形成的夹角角度为70○至10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罩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微米格栅结构的格栅形状为四角状或六角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罩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当该光源自该入光面射出时,其光的穿透率为30%至55%。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罩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当该光源自该出光面射出时,其穿透率为80%至10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罩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入光面与该出光面为AG雾化面,借以遮住到该光学组件后方的灯管。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罩光学组件,其特征在于,该光源自该光学组件的侧边射入,并通过一透明塑料材料的导光板,将侧入的该光源转成该直下式光源射入该入光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采资新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采资新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606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增加LED后灯外侧视认角亮度的方法及LED后灯
- 下一篇:匀光装置及照明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