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垃圾收纳用塑料袋的连续设置功能的垃圾桶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92500.6 | 申请日: | 2017-0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609319A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2 |
发明(设计)人: | 朴庚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朴庚振;崔光明 |
主分类号: | B65F1/06 | 分类号: | B65F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朱健 |
地址: | 韩国*** | 国省代码: | 韩国;KR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收纳 塑料袋 垃圾桶 排出 收纳 连续设置 垃圾 汽车用 卫生地 室内 汽车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用垃圾桶,更为详细地,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垃圾收纳用塑料袋的连续设置功能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设置于家庭或办公室的室内、汽车的内部,从而能够卫生地收纳垃圾,并且构成为通过反复进行简单的排出过程和设置过程从而能够连续方便地使用,所述排出过程是使得设置于内部而装有垃圾的垃圾收纳用塑料袋容易排出的过程,所述设置过程是使得收纳垃圾的垃圾收纳用塑料袋容易设置的过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垃圾收纳用塑料袋的连续设置功能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设置于家庭或办公室的室内、汽车内部,能够卫生地收纳垃圾,并构成为通过反复进行简单的排出过程和设置过程,从而能够连续方便地使用,所述排出过程是使得设置于内部而装有垃圾的垃圾收纳用塑料袋容易排出的过程,所述设置过程是使得收纳垃圾的垃圾收纳用塑料袋容易设置的过程。
背景技术
通常,家庭或办公室、汽车内部等所产生的垃圾收纳于垃圾桶后,将收纳于垃圾桶的垃圾转移装放至垃圾回收服务企业出售的垃圾袋并排出。
但是,这样的垃圾排出方法的不卫生的问题在于,从收纳于垃圾桶的垃圾所流出的残存液状物或饼干碎屑等在垃圾桶内部积聚而造成污染。
此外,作为用于使得家庭或办公室等所产生的垃圾卫生地收纳并排出的方法,有以下方法:对集市或超市等用于装放商品而提供的塑料袋能够进行再利用的塑料袋中,为了使得垃圾不向外部流出,选择比垃圾桶大的塑料袋,从而使得上部罩住垃圾桶的上部边缘,并盖上垃圾桶的盖子,由此所述的较大的塑料袋的上部固定于垃圾桶盖子的内部边缘与垃圾桶的上部外侧边缘之间,从而可以在垃圾桶的内部所设置的塑料袋内部收纳垃圾,并捆束塑料袋的上部从而排出垃圾。
但是,如上所述,垃圾桶盖子的内部边缘和垃圾桶的开口的上部边缘外侧之间所固定的所述的较大塑料袋的上部向垃圾桶盖子的下侧外部露出,从而影响美观,并且问题在于,必须选择比垃圾桶大的塑料袋,从而不够便利。
发明内容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垃圾收纳用塑料袋的连续设置功能的垃圾桶,所述垃圾桶设置于家庭或办公室的室内、汽车的内部,从而能够卫生地收纳垃圾,并且构成为通过反复进行简单的排出过程和设置过程从而能够连续方便地使用,所述排出过程是使得设置于内部而装有垃圾的垃圾收纳用塑料袋容易排出的过程,所述设置过程是使得收纳垃圾的垃圾收纳用塑料袋容易设置的过程。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包括盖子20和本体10,所述盖子20上部中央形成有收纳口40,所述本体10包括收纳盒50和主体30,所述收纳盒50内部收纳滚筒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70、多层折叠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90、多层折叠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90a,并且在上部中央横向形成有垃圾收纳用塑料袋抽出口60,
所述滚筒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70构成为,一定间隔的截取线80形成于下部,并且左侧、右侧向内侧折叠的多个垃圾收纳用塑料袋连接,在收纳垃圾后,向上侧抽出上部后,所述截取线80能够使得下部被截取并排出,
所述多层折叠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90构成为,一定间隔的截取线80形成于下部,并且左侧、右侧向内侧折叠的多个垃圾收纳用塑料袋连接并折叠为多层,在收纳垃圾后,向上侧抽出上部后,所述截取线80能够使得下部被截取并排出,
多层折叠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90a构成为,一定间隔的截取线80形成于下部,并且左侧、右侧向内侧折叠的多个垃圾收纳用塑料袋相互向内侧层叠,并紧密地折叠为多层,在收纳垃圾后,向上侧抽出上部后,所述截取线80能够使得下部被截取并排出,
所述垃圾收纳用塑料袋抽出口60能够向上侧抽出收纳于内部的滚筒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70、多层折叠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90、多层折叠式垃圾收纳用塑料袋90a的露出的末端部分垃圾收纳用塑料袋。
本发明可得到如下效果:设置于家庭或办公室、汽车的内部,从而能够卫生地收纳垃圾,进而能够轻易地排出,并且能够反复进行对垃圾进行收纳的垃圾收纳用塑料袋的设置,从而能够连续方便地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朴庚振;崔光明,未经朴庚振;崔光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925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