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实验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8751.7 | 申请日: | 2017-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592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8 |
发明(设计)人: | 赵宏岩;赵书瑾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欧睿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3/12 | 分类号: | G01R3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邓佳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压互感器 铁磁谐振 相量 导出 断开 电源 电容器 安全系数 动态变化 对比分析 技术进入 检测结果 接地电源 模拟线路 数值记录 系统实验 电容 电源端 接线柱 三角口 检测 短线 接线 测量 观察 电脑 分析 检查 | ||
本发明涉及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实验方法,属于电压互感器技术领域;按照接地电源系统实验接线,每两个电容器之间接入一个三角口的电压互感器,并加上电源,检查连接的端子与接线柱,测量是否正常运行;将检测结果,即各点的电压数值记录并存档;断开电源,将A相原接的意志电容断开,模拟线路在电源端完全短线,使得系统各相对地参数不平衡,同时与正常运行的电压值相对比,观察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时的各个相量的变化,将动态变化通过电脑导出。设计合理,安全系数高,操作方便,灵活性好,各个相量之间稳定性高,方便数据的检测与导出,后续对比分析简单,且操作的成本低,可以检测并分析出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的抑制点与相量,使得铁磁谐振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实验方法,属于电压互感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电压互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变压器很相似,它也有两个绕组,一个叫一次绕组,一个叫二次绕组。两个绕组都装在或绕在铁心上。两个绕组之间以及绕组与铁心之间都有绝缘,使两个绕组之间以及绕组与铁心之间都有电气隔离。电压互感器在运行时,一次绕组N1并联接在线路上,二次绕组N2并联接仪表或继电器。因此在测量高压线路上的电压时,尽管一次电压很高,但二次却是低压的,可以确保操作人员和仪表的安全。
电压互感器本身的阻抗很小,一旦副边发生短路,电流将急剧增长而烧毁线圈。为此,电压互感器的原边接有熔断器,副边可靠接地,以免原、副边绝缘损毁时,副边出现对地高电位而造成人身和设备事故。
测量用电压互感器一般都做成单相双线圈结构,其原边电压为被测电压(如电力系统的线电压),可以单相使用,也可以用两台接成V-V形作三相使用。实验室用的电压互感器往往是原边多抽头的,以适应测量不同电压的需要。供保护接地用电压互感器还带有一个第三线圈,称三线圈电压互感器。三相的第三线圈接成开口三角形,开口三角形的两引出端与接地保护继电器的电压线圈联接。
正常运行时,电力系统的三相电压对称,第三线圈上的三相感应电动势之和为零。一旦发生单相接地时,中性点出现位移,开口三角的端子间就会出现零序电压使继电器动作,从而对电力系统起保护作用;线圈出现零序电压则相应的铁心中就会出现零序磁通。为此,这种三相电压互感器采用旁轭式铁心(10KV及以下时)或采用三台单相电压互感器。对于这种互感器,第三线圈的准确度要求不高,但要求有一定的过励磁特性(即当原边电压增加时,铁心中的磁通密度也增加相应倍数而不会损坏)
铁磁谐振,是电力系统自激振荡的一种形式,是由于变压器、电压互感器等铁磁电感的饱和作用引起的持续性、高幅值谐振过电压现象。
在实验中其实是很难模拟铁磁谐振的,由于某种外因使电压互感器的铁心趋于饱和,激磁电感急剧下降所致,但是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会在使用中产生危险,因此通过改变电容的方式来保持参数的平衡从而使得实验切实可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实验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以下步骤:
1、按照接地电源系统实验接线,每两个电容器之间接入一个三角口的电压互感器,并加上电源,检查连接的端子与接线柱,测量是否正常运行;
2、将检测结果,即各点的电压数值记录并存档;
3、断开电源,将A相原接的意志电容断开,模拟线路在电源端完全短线,使得系统各相对地参数不平衡,A相对地导纳为感性,B、C相为容性;
4、合上电压后,测量各相对地电压、中性点对地电压以及开口三角电压,将检测数据记录并存档,同时与正常运行的电压值相对比,观察电压互感器铁磁谐振时的各个相量的变化,将动态变化通过电脑导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欧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欧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87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