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APP用户行为分析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7371.1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7797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刘行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谢曲曲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app 用户 行为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APP用户行为分析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APP的用户点击行为日志以及对应的历史交易记录,将用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新用户、活跃用户和老用户,根据所述用户点击行为日志和预设的埋点获取与每种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提取出各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路径,进而确定用户从新用户变为活跃用户、以及从活跃用户变为老用户的关键转变点,并将该关键转变点进行展示。后续可以根据该关键转变点对用户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从而提高用户从新用户变为活跃用户、以及活跃用户变为老用户的转化率。此外,还提出了一种APP用户行为分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APP用户行为分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智能手机端的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也随之迅速发展了起来。任何一个APP应用都希望用户数能够快速增长,不过,单纯吸引新用户并非最明智的做法。如何在吸引新用户的同时保持已有用户的活跃度才是一个APP应用最应该关注的问题,因为一旦用户的活跃度下降,就意味着用户的离开或流失。传统的为了提高APP的活跃度一般是通过不断尝试采用不同的APP界面,而没有关注用户本身行为转变的特点。而如果能够发现用户转变为活跃用户的关键,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干预,将有利于提高用户的活跃度。因此,亟待需要一种能够分析APP用户行为特点的方法。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能够分析用户行为特点的APP用户行为分析方法和装置。
一种APP用户行为分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预设时间段内APP的用户点击行为日志以及对应的历史交易记录;根据所述用户点击行为日志和历史交易记录将用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新用户、活跃用户和老用户;根据所述用户点击行为日志和预设的埋点获取与每种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从所述每种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中提取出各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路径;根据所述各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路径确定用户从新用户变为活跃用户、以及从活跃用户变为老用户的关键转变点;将所述从新用户变为活跃用户、以及活跃用户变为老用户的关键转变点发送到终端进行展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用户点击行为日志和历史交易记录将用户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新用户、活跃用户和老用户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历史交易记录查找用户是否有购买记录,若有,则判定所述用户为老用户;若没有购买记录,则根据所述用户点击行为日志查看用户在所述预设时间段内的点击次数是否大于预设次数,若是,则判定用户为活跃用户,若否,则判定用户为新用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从所述每种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中提取出各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路径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每种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数据筛选出与每种类型用户对应的路径节点;根据筛选出的路径节点分别确定出与各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路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各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路径确定用户从新用户变为活跃用户、以及从活跃用户变为老用户的关键转变点的步骤包括:根据所述用户行为路径中各个路径节点的点击次数和逗留时长确定每种类型用户对应的关键路径节点;根据所述关键路径节点采用时间序列和漏斗模型分析出用户从新用户变为活跃用户、以及从活跃用户变为老用户的关键转变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采用时间序列分析算法从所述各类型用户对应的用户行为路径中分析出用户点击行为的先后顺序;根据所述用户点击行为的先后顺序计算用户从新用户转变为老用户的平均时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73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程序升级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测试方法和测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