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6830.4 | 申请日: | 2017-0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2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夏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K9/20;A61P13/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3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慢性前列腺炎 丸剂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慢性前列腺炎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前列腺炎(CP)是男性泌尿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前列腺炎多发生于50岁以下的中青年男性,因其症状复杂多变而没有特异性,缠绵难愈乃至病程迁延而成为疑难病症。CP 相当于中医学的“淋证”“尿浊”等病证,其病机主要是湿热蕴结下焦。病延日久,湿热之邪久郁不清,郁久成瘀,可致腺体脉络瘀阻,腺管排泄不畅,呈现湿热瘀阻型的病理改变。
就目前而言:治疗慢性前列腺炎有西医和中医两种方法。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多采用抗生素治疗,但由于前列腺组织处于肢体末端,血管和神经分布较少,很难达到有效的药物浓度,难以根治,且易产生耐药性。而中医药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采取扶正祛邪,标本兼顾之法。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药物,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慢性前列腺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以解决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慢性前列腺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山茱萸75~160g、车前子75~160g、列当30~100g、石莒蒲60~100g、淫羊藿30~100g、菟丝子150~260g、薏苡仁100~320g、墨旱莲90~320g、女贞子80~160g、益智仁30~100g、白花蛇舌草155~320g、覆盆子80~120g、沙苑子100~160g、制首乌150~260g、白芍100~200g、蒲公英100~360g、黄芩50~160g、枸杞子100~250g、当归80~160g、牡丹皮80~160g、香附80~160g、远志50~160g。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山茱萸85~140g、车前子85~140g、列当40~90g、石莒蒲70~85g、淫羊藿40~85g、菟丝子170~230g、薏苡仁85~280g、墨旱莲105~280g、女贞子100~140g、益智仁40~85g、白花蛇舌草175~280g、覆盆子90~105g、沙苑子115~140g、制首乌170~230g、白芍115~170g、蒲公英115~320g、黄芩60~140g、枸杞子115~220g、当归90~140g、牡丹皮90~140g、香附90~140g、远志60~140g。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山茱萸120g、车前子120g、列当80g、石莒蒲75g、淫羊藿75g、菟丝子200g、薏苡仁250g、墨旱莲250g、女贞子120g、益智仁75g、白花蛇舌草250g、覆盆子95g、沙苑子120g、制首乌200g、白芍150g、蒲公英280g、黄芩120g、枸杞子200g、当归120g、牡丹皮120g、香附120g、远志120g。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4.8mm~5.0mm),进而晒干,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g/次,饭前服。15天为一个疗程,服药2~5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病告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山茱萸,性味:酸、微温,具有补肝肾、涩精气、固虚脱之功效,用于治疗腰膝酸痛、眩晕、耳鸣、阳痿、遗精、小便频数、肝虚寒热、虚汗不止、心摇脉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未经成都市飞龙水处理技术研究所青白江第一分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683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治疗胃下垂的中药制剂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风湿止痛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