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84860.1 申请日: 2017-02-17
公开(公告)号: CN106822710A 公开(公告)日: 2017-06-13
发明(设计)人: 孙素蓉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风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90 分类号: A61K36/90;A61K36/896;A61P17/00;A61P15/14;A61P19/02;A61P29/00;A61P13/00;A61P1/1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61030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治疗 血热挟瘀 热毒 炽盛 中药 组合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热毒炽盛证,中医病证名,是指因外感热毒之邪,或饮食不节,恣食膏粱厚味,致热毒炽盛,燔灼营血,或导致气滞血瘀,阻隔经络所表现出来的局部有肿块或有皮损,舌红,脉数的一类病证。本病证见于红蝴蝶疮、乳痈。

临床表现:

面部蝶形红斑,关节酸楚,或乳房肿块增大,局部焮热,面红目赤,伴有高热,小便短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脉数。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青黛15~70g、马齿苋150~260g、黄连25~60g、白芷40~120g、土茯苓250~500g、紫草50~160g、黄柏80~160g、贯众80~160g、蒲公英160~500g、黄芩50~160g、丹参80~160g、粉萆薢150~260g、白鲜皮100~260g、乌梅40~80g、五味子(酒)40~120g、建曲90~160g、山楂(焦)100~220g、栀子100~200g。

一种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青黛17~60g、马齿苋170~230g、黄连27~50g、白芷45~100g、土茯苓270~420g、紫草60~140g、黄柏90~140g、贯众90~140g、蒲公英140~420g、黄芩60~140g、丹参90~140g、粉萆薢170~230g、白鲜皮112~230g、乌梅50~70g、五味子(酒)50~100g、建曲100~140g、山楂(焦)115~200g、栀子115~170g。

一种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青黛50g、马齿苋200g、黄连45g、白芷90g、土茯苓380g、紫草120g、黄柏120g、贯众120g、蒲公英380g、黄芩120g、丹参120g、粉萆薢200g、白鲜皮200g、乌梅60g、五味子(酒)90g、建曲120g、山楂(焦)170g、栀子150g。

一种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胶囊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均匀,然后制备成胶囊剂(其胶囊锁合后总长度为23.3mm,药粉容量0.4~0.5g/粒),进而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血热挟瘀及热毒炽盛证的中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胶囊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2g(4粒)/次,温开水送下。服药42~56天,症状消失,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青黛,性味:味咸、性寒,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清肝泻火之功效,用于治疗温病热毒斑疹、血热吐血、衄血、咯血、肝热惊痫、肝火犯肺咳嗽、咽喉肿痛、丹毒、痄、疮肿、蛇虫咬伤;

马齿苋,性味:酸、寒,具有清热解毒、散血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痢脓血、热淋、血淋、带下、痈肿恶疮、丹毒、痕疬、湿热所致的腹泻、痢疾等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风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风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4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