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仪表阀控电机的控制方法及电机状态控制机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4175.9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9780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30 |
发明(设计)人: | 邓政策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P7/00 | 分类号: | H02P7/00;F16K31/04 |
代理公司: | 深圳国新南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74 | 代理人: | 王勇;黄建才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仪表 电机 控制 方法 状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仪表阀控电机的控制方法以及一种电机状态控制机。所述方法包括:接收外部动作命令,并根据外部动作命令控制电机状态转换;持续检测仪表通信串口状态,并输出串口状态检测信号;接收串口状态检测信号,并根据串口状态检测信号控制电机保持或转换状态;持续监控阀门到位状态并输出阀门到位状态监控信号;接收阀门到位状态监控信号,并根据阀门状态监控信号控制电机保持或转换状态。所述电机状态控制机包括实现上述功能的相应模块。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和状态控制机,可以精准地控制电机,从而实现稳定、高效、精确的阀门控制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控制领域。更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仪表阀控电机的控制方法及一种电机状态控制机。
背景技术
光电直读水表一般使用小型直流电机来带动其阀门的开、关动作。水表MCU通过产生不同的控制信号来控制直流电机的转动(正、反两种方向)及停止以达到操作阀门的目的。
在阀门控制过程中,MCU必须及时、准确的识别出阀门动作是否到位,既要确保阀门能正确的开、关,又必须避免阀门动作到位后电机持续动作,造成电能浪费,甚至烧毁电机和控制电路。目前在电机到位检测方面普遍采用阀门到位开关检测、电流检测和时间检测三种方式。
1、阀门到位开关检测方式。该种方式是在阀门中集成到位两个开关电路和信号输出端口。在常态时,开关电路处于断开状态,并输出高电平信号。当阀门处于开/关状态时,将触发对应的开关电路,并输出低电平信号。MCU通过检测两个开关电路的输出信号来判断阀门的状态。
2、电机电流检测。直流电机在带动阀门转动过程中,其消耗的电流较小,一般在6至16毫安。当阀门到位以后,直流电机处于空转状态,此时直流电机消耗的电流将急剧增加,达到30毫安以上。MCU通过实时采样直流电机的电流值可以判断阀门是否转动到位。
3、时间检测法。该方法是在阀门开、关动作过程中,MCU给电机一个固定的动作时间。动作时间结束后立即停止电机动作。该方法一般作为补充控制方式,配合方法1或者方法2使用。
目前常用的上述方法均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等方面的问题。具体如下:
1、阀门到位开关检测方式。该方式要求MCU实时检测阀门上集成的到位开关电路的输出信号状态,一般在嵌入式软件的每个主循环中检测。若水表出现阀门开关电路异常,或者阀门检测功能异常,阀门动作将失去控制。
2、电机电流检测方式。该检测方式对电机控制电路的电气特性敏感,当电机及相关元器件的电气特性发生变化时,容易造成阀门状态的误判。
3、时间检测法。该方式无法实时检测阀门状态,因此当电机到位动作时间不确定时,如通过阀门的水流大小发生变化、阀门有锈迹、电机电路电气特性改变等情况下,将无法完成阀门的正常开、合。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需要开发一种能够更精准地对控制阀门的电机进行控制的方法。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仪表阀门控制电机的控制方法以及该电机的状态控制机,通过本发明的控制方法和电机状态控制机,可以精准地控制电机,从而实现稳定、高效、精确的阀门控制功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仪表阀控电机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外部动作命令,并根据外部动作命令控制电机状态转换;
持续检测仪表通信串口状态,并输出串口状态检测信号;
接收串口状态检测信号,并根据串口状态检测信号控制电机保持或转换状态;
持续监控阀门到位状态并输出阀门到位状态监控信号;
接收阀门到位状态监控信号,并根据阀门状态监控信号控制电机保持或转换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4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包装袋及其封边工艺
- 下一篇:基于数据分析的数据管理系统、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