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3549.5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47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甄庆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张颖玲 |
地址: | 10008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对笔记本外观要求的提高,轻薄型笔记本被受用户的青睐。对于轻薄型笔记本而言,整机尺寸要控制到10mm左右。在缩小笔记本厚度的同时,还需要笔记本满足一定的散热性能,才能保障笔记本的正常工作,例如主流的散热功率需要达到15W。
对于15W功率的散热性能而言,需要将散热模组以及风扇端的堆叠厚度缩小到3.4mm以下,而目前的极致薄尺寸笔记本的散热部件的堆叠厚度为5.3mm左右,为此,需要从散热模组以及风扇端两条路径去缩减笔记本的厚度,如何缩减笔记本的厚度是有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一均温部件;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一均温部件设置在同一层面,其中,
所述第一风扇通过第一路散热通道将热源散发出来的热量通过扇叶形成的气流散出;
所述第一均温部件通过第二路散热通道将热源散发出来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散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均温部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均温板、石墨片、石墨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风扇为单出风风扇或者双出风风扇;其中,
当所述第一风扇为单出风风扇时,所述第一风扇将热源散发出来的热量朝向第一出风口散出;
当所述第一风扇为双出风风扇时,所述第一风扇将热源散发出来的热量朝向第一出风口以及第二出风口散出。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均温板或者热管形成所述第一路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路散热通道。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通过热管形成所述第一路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路散热通道时,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一热管和第二热管;其中,
所述第一热管连接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
所述第二热管连接所述第一均温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当通过均温板形成所述第一路散热通道和所述第二路散热通道时,所述均温板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所述均温板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均温部件。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均温板或者热管与均所述第一均温部件通过焊接或者导热胶的方式进行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所述第一热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均温部件,所述第二均温部件与所述第一风扇以及所述第一均温部件均设置在同一层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热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风扇的出风口,所述第一热管的第二端连接第二风扇,所述第二风扇与所述第一风扇以及所述第一均温部件均设置在同一层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均温部件上还设置有隔热层。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散热装置包括:第一风扇和第一均温部件;所述第一风扇与所述第一均温部件设置在同一层面,其中,所述第一风扇通过第一路散热通道将热源散发出来的热量通过扇叶形成的气流散出;所述第一均温部件通过第二路散热通道将热源散发出来的热量通过热传导散出。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风扇和均温部件(即无风扇)的组合来实现对热源的散热,这种散热装置由于风扇和均温部件位于同一层面,因此可以有效缩小散热装置整体的厚度,而且,风扇和均温部件配合对热源进行散热,能够有效满足功率为15W以上的散热需求。将这种散热装置应用于笔记本可实现极致轻薄型的笔记本,产品外观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散热装置的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详尽地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特点与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阐述,所附附图仅供参考说明之用,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将散热装置的堆叠厚度控制在3mm左右,如果采用双风扇散热,单颗风扇的外径就必须控制在50mm以下,这样,单颗风扇的散热功率只能达到5W左右,两颗风扇的散热功率也才能达到10W左右,为了达到15W的散热功率,本发明实施例提出了无风扇散热方案。通过对比增加风扇数量与增加风扇外径的散热性能发现,一颗大尺寸的风扇配合无风扇(即均温部件)的散热解决方案,是未来散热方案的主要实现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35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散热装置及组合散热装置
- 下一篇:供电系统及其供电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