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2408.1 | 申请日: | 2017-0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751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于池;于普泽;李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于池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K17/00;G09F3/00 |
代理公司: | 威海科星专利事务所37202 | 代理人: | 初姣姣 |
地址: | 264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产品 标签 防伪 系统 | ||
1.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标记产品的防伪标签、消费者用于获取产品信息的消费者终端、生产厂商用于设定标签信息的厂商终端以及管控平台,所述消费者终端和厂商终端分别与管控平台相连接,所述管控平台采用上位机和服务器实现,所述消费者终端设有控制单元以及分别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标签信息扫描识别模块、用于保存标签信息的存储模块、用于将标签信息上传至管控平台的上传模块、用于获取管控平台下发的真伪验证结果的认证模块、用于输出验证结果的输出模块、用于查询厂商信息的厂商数据查询模块、用于与管理员沟通或消费者之间互动沟通的社区互动模块;所述管控平台设有标签信息接收模块、标签信息比对模块、比对结果输出模块、数据库模块、防伪标签信息生成模块、通讯模块,其中标签信息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消费者终端上传的标签信息,标签信息比对模块提取标签信息,并将其与数据库模块中的预设数据比对,比对结果输出模块输出比对结果,防伪标签信息生成模块与数据库模块相连接,根据数据库模块中的信息输出防伪标签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费者终端还设有与控制单元相连接的法律服务模块,消费者终端可以通过移动通信设备实现;进一步,还设有支付模块,支付模块包括位于消费者终端的第一支付模块、位于管控平台的第二支付模块以及位于厂商终端的第三支付模块,可以采用现有的支付技术手段实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控平台中的数据库模块包括厂商数据库模块和系统数据库模块,防伪标签信息生成模块包括厂商数据生成模块和系统数据生成模块,其中厂商数据库模块与厂商数据生成模块相连接,用于按照厂商预设信息生成防伪标签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管控平台中防伪标签信息生成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的打印输出模块,用于将生成的数据进行打印输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标签数字信息是由26位字母和10位数字相结合的位代码,承载了商品防伪、溯源以及商品详情等详细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扫描识别模块:通过嵌入算法,可识别塑料标签上的激活码,可以扫描出标签整体信息;嵌入算法一般采用自适应阈值二值化算法或K最邻近算法。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厂商客户查询模块:存储着已经与我们合作的厂商信息,消费者可通过此模块进行查询该产品的厂商是否已经与我们进行合作,若已经合作但是产品并没有我们的标签即视为问题商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打印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的防伪信息录入模块,用于产品的防伪溯源信息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录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有与防伪信息录入模块的输出端相连接的密钥认证激活模块:厂商客户与管理员之间有一个密钥,产品出厂前双方进行对接,并激活标签上的数字信息,将标签上的数字信息与录入系统的防伪溯源信息进行对接激活,防伪标签正式生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产品标签防伪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标签采用厚度0.2-2.0mm的塑料做底板,在底板上钻孔深度为0.019-1.99mm的圆形、三角或者方形的洞孔作为墨囊或者用纸做底板钻孔后覆盖塑料膜形成底板和墨囊,用厚度0.0001以上的塑料膜作为墨囊的遮盖板;将底板浸入或喷涂下述溶液或将下述溶液涂刷在底板上,溶液中包含0.6-5.0重量份的氢氧化钠,1.6-5.0重量份的百里酚酞,或者酚酞,20-200重量份的乙醇,100毫升蒸馏水,浸泡或涂刷完毕后晾干待用;向底板的墨囊中注入防伪墨水,两两相邻形成字体、字母、数字、图案等防伪信息,所述防伪墨水包含以下各成分:水、百里酚酞或者酚酞、甘油、酒精、硬脂酸钠或聚丙烯酸钠、氢氧化钠;将遮盖板与做好信息的底板密封,将墨水密封在墨囊中形成有防伪信息的标签;将防伪信息(字体、字母、数字、图案等)储存在备查数据库中;将标签贴在商品上或者包装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于池,未经于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240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