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嵌岩桩钢护筒的稳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81679.5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66385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友;赵宇;俞武华;赵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44 | 分类号: | E02D5/44;E02D5/40;E02D15/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张惠玲 |
地址: | 43007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嵌岩桩钢护筒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岩桩钢护筒的稳桩装置,其包括钢护筒,所述钢护筒底端设有模袋,所述模袋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端口设置在水面上方。所述连通管的端口上还设有浮体。这样,可以保证连通管一直处于水面上方,便于随时向连通管内插入混凝土浇注导管。所述连通管设有多个,所述多个连通管均匀布置在模袋上。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个连通管堵塞导致灌注混凝土失败,又可以使模袋内的混凝土分布均匀。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确保钢护筒的工作性能,防止钢护筒在钻孔及浇注孔内混凝土期间漏浆,提高成孔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桩基孔的施工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桩基孔的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桩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嵌岩桩钢护筒的稳桩及防漏装置,用于裸岩基础的钢护筒稳桩。
背景技术
嵌岩桩目前广泛应用在码头、桥梁桩基工程中,对于覆盖层薄、没有覆盖层的地区,嵌岩桩的钢护筒稳定较为困难,目前常用的办法有预成孔栽桩法、筑岛稳桩法及独立钻孔平台施工法。预成孔法采用钻机在岩石上预先成孔,然后钢护筒插入孔内,再继续在护筒内成孔,这种方法,预成孔费用高,位置准确率低,而且钻孔过程中漏浆严重;筑岛法需要大量的沙石料,当航道较窄或水流速较大时采用较为困难,而且筑岛料为无粘接性材料,钻孔过程中填料很容易漏进孔位中,不但影响桩的质量,而且由于筑岛材料的漏失会使护筒失稳;独立钻孔平台施工法采用独立平台本身稳定钢护筒并钻孔,但成本高,而且护筒内泥浆无法保证,影响成孔质量及混凝土浇筑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嵌岩桩钢护筒的稳桩装置,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快速稳定钢护筒,形成良好的钻孔施工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涉及的一种嵌岩桩钢护筒的稳桩装置,其包括钢护筒,所述钢护筒底端设有模袋,所述模袋上设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端口设置在水面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的端口上还设有浮体。这样,可以保证连通管一直处于水面上方,便于浇注导管随时插入。
进一步地,所述连通管设有多个,所述多个连通管均匀布置在模袋上。这样,既可以避免一个连通管堵塞导致灌注混凝土失败,又可以使模袋内的混凝土分布均匀。
更进一步地,所述模袋为立体环形,所述模袋通过设置在钢护筒上的限位环和设置在模袋上的钢丝绳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模袋的外周还设有收紧绳。这样,下水时用收紧绳系活扣将模袋捆绑在护筒上,防止护筒下落过程中压住模袋,待护筒沉放到位后解开绳子的活扣使模袋四周处于自由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为救生圈。
作为优选项,所述限位环为直径11~13mm的圆钢。
作为优选项,所述限位环有两个,所述两个限位环的高度差为24~26mm。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可确保钢护筒的工作性能,防止钢护筒漏浆,提高成孔率。缩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桩基孔的施工效率,而且大大降低了桩基孔的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钢护筒1、模袋2、连通管3、水面4、浮体5、限位环6、钢丝绳7、收紧绳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6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堵塞生物填料塔
- 下一篇:植物液生物降解洗涤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