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数据处理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81555.7 | 申请日: | 2017-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96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许进;徐俊;陈梦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00 | 分类号: | H04L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李红爽;龙洪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字序列 类码 数据处理设备 编码操作 数据处理 发射端 行索引 集合 信息比特序列 编码复杂度 方法和装置 二次编码 生成矩阵 接收端 正整数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以及一种数据处理设备。该方法包括:发射端对长度为K0比特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第一编码操作,生成长度为K1比特的第一类码字序列;根据预先设定的行索引集合,从预先设定的生成矩阵中选择K1行对所述第一类码字序列进行第二编码操作,得到长度为K2的第二类码字序列;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行索引集合中的元素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类码字序列的长度K1,所述K0,K1,K2都是正整数,并且K0≤K1≤K2;所述发射端将所述第二类码字序列发送给接收端。本发明所述方案,采用二次编码的方式,在降低编码复杂度的同时,还可以获得较好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数据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数字通信系统的发射端通常包括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和调制器等部分,接收端通常包括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和信宿。信道编码器用于给信息比特按照一定的规则引入冗余信息以便接收端信道译码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信息在信道上传输时发生的误码。
一般来讲,前向纠错(Forward error correction,简称为FEC)编码就是由信息比特序列生成校验比特序列的过程,信息比特序列和校验比特序列共同组成了我们常说的码字比特序列。
线性分组码是一组固定长度的码组,可以表示为(n,k)分组码,通常用于前向纠错。在编码时,k个信息位被编成n位码组长度。由于(n,k)分组码的2k个码字组成了一个k维子空间,所以该2k个码字一定可以由k个线性无关的基底生成,若把该k个基底写成矩阵的形式,则有
其中,(n,k)分组码中的任何码字都可以由这组基底的线性组合生成,即
其中,m是信息比特序列,C是编码后的码字序列。此处称G为码的生成矩阵。显然,对于生成矩阵的各行来说,只要满足线性无关即可(没有考虑最小距离),而一个k维空间的基底可以任意选择k个线性无关的矢量,所以作为码的生成矩阵G也不是唯一的,但不论采用哪一种形式,它们都生成相同的子空间,即同一个(n,k)分组码。
由于信道噪声的存在,信道编码服务作为移动通信系统的独立部分,它保证着可靠性、准确性和信息传递的有效性。5G最迫切的需求就是要满足大量增加的谱效率和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以及一种数据处理设备,满足下一代通信系统需求。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发射端对长度为K0比特的信息比特序列进行第一编码操作,生成长度为K1比特的第一类码字序列;
根据预先设定的行索引集合,从预先设定的生成矩阵中选择K1行对所述第一类码字序列进行第二编码操作,得到长度为K2的第二类码字序列;其中,所述预先设定的行索引集合中的元素的数量等于所述第一类码字序列的长度K1,所述K0,K1,K2为正整数,且K0≤K1≤K2;
所述发射端将所述第二类码字序列发送给接收端。
可选的,所述第一编码操作为:按如下至少之一编码方式进行编码,且同一编码方式执行一次或多次:
奇偶校验编码,循环冗余校验编码,BCH编码,汉明码编码,卷积编码,生成矩阵编码,Turbo编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编码,里德穆勒编码,哈希编码。
可选的,所述预先设定的行索引集合满足:对于任意两个第一类码字序列,将二者中长度较长的第一类码字序列称为长第一类码字序列,另一个称为短第一类码字序列,则所述短第一类码字序列的行索引集合是所述长第一类码字序列的行索引集合的真子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8155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