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恒温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710079486.6 | 申请日: | 2017-0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45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五河大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D23/30 | 分类号: | G05D23/3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3300 安徽省蚌埠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恒温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用于溶液恒温加热的开口式恒温器,尤其属于一种温度开环控制的恒温器。
背景技术
由于一些药物、疫苗或者对温度敏感的溶液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外加温度控制装置对溶液温度进行控制,所以需要一种恒温器,将溶液放置在恒温器内以实现温度控制需要,同时,又因为这些液体具有腐蚀性或酸性或碱性,使得无法通过传感器接触溶液的方式对溶液的温度进行反馈,又因限于成本,无法采用先进的技术进行不接触采集温度,所以需要一个恒温器,根据环境温度变化,控制发热组件温度,实现对溶液的温度开环控制,通过热平衡实现溶液的温度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恒温器,通过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反馈,控制发热组件的表面温度,实现对恒温器内的溶液温度进行温度开环控制。本发明有两种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壳体具有兼容性,可满足两种实施方式的需要。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由壳、PTC发热片、开关、导线、观察镜片、后盖板组成;壳的主体是两个正交的矩形腔体,当壳正常放置时,放置溶液瓶体的腔体(以后称腔体一)底部有四个立柱,立柱用于支撑溶液的瓶体,四个立柱中前后两个立柱的顶端有缺口(这里靠近另一个腔体位置的立柱为后方立柱,远离另一个腔体的立柱为前方立柱),用于安装发热片,腔体一的左侧面有观察镜片安装口,用于安装观察镜片,观察容液瓶体内的溶液的剩余量;用于安装电子元器件的腔体(以后称腔体二)的前面(靠近腔体一的为前面)有三个异形孔,第一、第二个异形孔为阶梯孔,贯穿腔体一后立柱,第三个异形孔为矩形孔,第三个异形孔高于腔体一的后立柱,在溶液瓶体放入后,第三异形孔的中心正对溶液瓶体的底部,腔体二的前面上部有安装四个安装实施方式二中的集成线路板的安装孔,腔体二的左侧有开关安装孔,用于安装开关,腔体二的底部有孔(该孔使用用于溶液流出的部分孔),用于穿插导线,腔体二的后面边缘有后盖板安装口,用于安装后盖板;腔体一的前方顶部与腔体二的后方的顶部有用于恒温器的悬挂孔,腔体一和腔体二的底部周围有缺口,用于在恒温器内液体泄漏时快速将泄漏溶液流出,防止电气短路,引发事故。PTC发热片由铝型材,PTC发热芯组成,铝型材一面为平面,另一面有凸起,凸起形成一个空腔,用于压放PTC发热芯。
将PTC发热片安装于腔体四个立柱上,PTC的发热芯导线通过第三异形孔穿入腔体二,PTC发热芯的两根导线接于开关的四个接线柱中一侧的两个接线柱,导线通过腔体二的导线孔接开关四个接线柱另一侧的两个接线柱。安装好观察镜片,后盖板,放入溶液瓶体,打开电源,恒温器即开始工作,这里的PTC发热芯的表面温度由功率控制加隔热材料控制或由功率控制加恒温开关控制,由于PTC发热芯的发热功率受环境温度影响,所以在低温时功率上升,在高温时功率下降,对表面温度控制具有一定的作用,加上隔热材料或温控开关辅助作用,进一步实现温度的精确控制。实现通过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反馈,控制发热组件的表面温度,实现对恒温器内的溶液温度进行温度开环控制。
本发明的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由壳、发热管、温度传感器、光电对管、开关、集成电路板、观察镜片、后盖板组成。这里的壳与实施方式一的壳相同,这里不再赘述,发热管安装于第一异形孔内,温度传感器安装于第二异形孔内,腔体一的立柱周围倒入导热油,导热油液面略高于立柱,与放入的溶液瓶体的底部相接触,光电对管安装于第三异形孔内,用于反馈溶液瓶体内溶液的剩余量;发热管、温度传感器、光电对管的线都接入集成线路板,导热油温度由温度传感器采集,当导热油温度低于设定时,集成线路板启动发热管加热导热油,当温度达到设定时,停止加热,当光电对管测到溶液瓶体内溶液不足时,集成线路板启动声音报警器,同时停止发热管工作;集成线路板板载温度传感器对环境温度进行测量,由于集成线路板电路设计内容不是本发明阐述的重点,这里只介绍其功能;观察镜片、开关、后盖板的安装与实施方式一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采用实施方式二的设计后,实现通过对环境温度变化的反馈,更加精确控制发热组件的表面温度,实现对恒温器内的溶液温度进行温度开环控制,但相比于实施方式一,成本有所增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恒温器壳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恒温器壳的后视图。
图3是本发明恒温器壳的右视图。
图4是本发明恒温器壳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恒温器壳的A-A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恒温器壳的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恒温器发热片的立体图。
图8是本发明恒温器壳与后盖板的安装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五河大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五河大丁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94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变电站辅助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即热式恒温出水的加热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