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滤网电凝聚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7567.2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213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君;任秀丽;贾丽;宋红军;鲍付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6/24 | 分类号: | B01D46/24;B03C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10012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颗粒物 进气室 净化仓 净化室 外层金属膜 金属膜滤 净化设备 双层滤筒 电连接 电凝聚 双滤网 滤筒 内层 脱除 交流高压电源 含尘气流 荷电凝并 燃煤烟气 出风口 接地线 进风口 贯穿 改进 | ||
本发明一种双滤网电凝聚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其改进在于:包括净化仓,该净化仓包含上部净化室和下部进气室,下部进气室设置进风口,上部净化室设置出风口;该净化仓内设置至少一组贯穿上部净化室和下部进气室双层滤筒,所述双层滤筒包含设置于内侧的内层金属膜滤筒及套设在外层的外层金属膜滤筒,其中,各个内层金属膜滤筒与接地线电连接,各个外层金属膜滤筒与交流高压电源电连接,能够实现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的荷电凝并和高效脱除,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够对含尘气流中PM2.5及以下级别细颗粒物进行高效脱除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污染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滤网电凝聚细颗粒物净化设备。
背景技术
各种工业过程中直接排放的细颗粒物是PM2.5的主要来源,也是PM2.5污染控制的重要对象。燃煤发电是我国的主要发电方式,大量煤炭燃烧已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据统计,目前全国粉煤灰的排放量已达1.5亿吨,虽然现有除尘设备的除尘效率普遍可高达99%以上,但现有的除尘设备对超细飞灰的捕获率相对较低,约有1%的飞灰进入大气,构成大气气溶胶的主要部分。这部分飞灰以粒径小于2.5微米甚至亚微米级超细颗粒为主。
目前大型燃煤电厂除尘以电除尘为主,且除尘效果一般可达99%以上。而一般电除尘器由于受自身工艺的限制对这部分粒径范围内的颗粒脱除效果较差。相比静电除尘器,布袋除尘器能够脱除高比电阻粉尘和细粉尘,尤其在脱除细粉尘方面效果更佳。但是,大型燃煤电厂进入除尘器的烟气温度较高,同时袋式除尘器自身存在滤袋易破损、不耐高温、压力损失大、运行费用高等局限性,所以目前燃煤电厂使用布袋除尘器的比较少。
在现有技术中,电凝并技术可以使分散的微细粒子在外电场作用力下互相接触而结合成较大的颗粒,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电凝并技术将电凝并装置与传统除尘装置串连在一起,从而大大提升了对烟气中PM2.5及以下级别细颗粒物的脱除效果。但是,这种将电凝并装置与传统除尘装置串连在一起而构成的净化设备,不仅占地面积大、投资成本高,而且操作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双滤网电凝聚细颗粒物净化设备,能够实现燃煤烟气中细颗粒物的荷电凝并和高效脱除,具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能够对含尘气流中PM2.5及以下级别细颗粒物进行高效脱除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所述。一种双滤网电凝聚细颗粒物净化设备,其改进在于:包括净化仓,该净化仓包含上部净化室和下部进气室,下部进气室设置进风口,上部净化室设置出风口;该净化仓内设置至少一组贯穿上部净化室和下部进气室双层滤筒,所述双层滤筒包含设置于内侧的内层金属膜滤筒及套设在外层的外层金属膜滤筒,其中,各个内层金属膜滤筒与接地线电连接,各个外层金属膜滤筒与交流高压电源电连接。
其中,所述各个内层金属膜滤筒及外层金属膜滤筒均竖直均匀布置在净化仓内。
进一步讲,所述各个内层金属膜滤筒及外层金属膜滤筒在净化室内呈矩阵式竖直均布。
进一步讲, 所述的外层金属膜滤筒与内层金属膜滤筒共用同一轴线,具有一定的间隔设置在一起。
进一步讲,所述的外层金属膜滤筒与内层金属膜滤筒之间的间隔依内层金属膜滤筒的内径而定,取内层金属膜滤筒内径的0.8~1倍。
其中,所述净化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分层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支架与接地线电连接,所述第二支架与交流高压电源电连接;各个内层金属膜滤筒顶部与第一支架连接,各个外层金属膜滤筒的顶部与第二支架连接。
进一步讲,所述净化仓为长方体。
进一步讲,所述净化仓还包含有灰斗,该灰斗的顶部固定于净化仓的底部。
进一步讲,所述灰斗的底部设有螺旋卸灰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华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56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生物法脱硫除尘装置
- 下一篇:过滤装置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