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494.7 | 申请日: | 2017-0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418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萧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6 | 分类号: | H01R13/66;H01R13/7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接器 组件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用于与其相配的接插件插接,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口及连接第一插口的插拔次数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触发组件及与所述触发组件连接的控制器;当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插口与所述接插件插接时,即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插口与所述接插件的第二插口插接时,所述触发组件触发所述控制器,对所述连接器与所述接插件的插拔进行插拔次数累积。通过在连接器插口内设置插拔次数检测装置,在与外接的插接件插接时,插拔次数检测装置启动后记录插接次数,并可以准确记录实际插拔次数,避免使用连接器的设备出现稳定性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背景技术
连接器常见于通信设备中用于数据的传输。通信设备的子卡与底板、子卡与背板之间的连接都通过连接器实现。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越快,要求连接器能通过更高速的信号;连接器为保障能通过更高速的信号,需要采用更小的针脚,更小的针脚间距,更小的接触面积和摩擦距离,由此带来的是要相对牺牲其机械寿命,而机械寿命主要用插拔次数来评估;如果通讯设备的连接器插拔次数能够被记录,那么可以根据连接器实际插拔次数评估连接器可靠性风险,在连接器机械寿命到期前进行监控和干预,避免通讯设备出现稳定性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自身可以准确记录实际插拔次数的连接器,避免使用连接器的设备出现稳定性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连接器,用于与其相配的接插件插接,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一插口及连接第一插口的插拔次数检测装置,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触发组件及与所述触发组件连接的控制器;
当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插口与所述接插件插接时,即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插口与所述接插件的第二插口插接时,所述触发组件触发所述控制器,对所述连接器与所述接插件的插拔进行插拔次数累积。
其中,所述触发组件包括触发键、第一导接体和第二导接体,所述第一导接体用于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触发端,当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插口与所述接插件的第二插口插接时,所述触发键连接第一导接体和第二导接体使第一导接体和第二导接体闭合,以触发所述控制器进行插拔次数累积。
其中,所述触发键包括第一端及与所述第一端短接的第二端,当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插口与所述接插件的第二插口插接时,所述第一端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导接体,所述第二端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导接体,以使第一导接体与第二导接体闭合触发控制器进行插拔次数累积。
其中,所述触发键包括按键体及弹簧,所述第一端与第二端分别由所述按键体的两个相对端延伸形成,所述按键体及弹簧均设于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插口内,且所述按键体抵压所述弹簧的弹性端,当所述连接器的第一插口与所述接插件的第二插口插接时,所述弹簧被按压,所述第一端用于抵接所述第一导接体,所述第二端用于抵接所述第二导接体。
其中,所述连接器连接有电源,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导接体,所述电源的负极接地,所述触发端为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导接体与第二导接体闭合时,所述电源输入端输入的高电平作为触发信号触发控制器进行插拔次数累积;或者,所述电源的正极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电源的负极接地;所述触发端为所述控制器的使能端,所述第二导接体接收低电平,所述第一导接体与第二导接体闭合时,所述使能端输入的低电平作为触发信号触发控制器进行插拔次数累积。
其中,所述触发端为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二导接体接收低电平,所述连接器连接有电源,且所述第一导体通过所述电源连接所述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所述第一导接体与第二导接体闭合时,电源输入端输入的电压作为触发信号触发控制器进行插拔次数累积。
其中,所述电源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内部。
其中,所述连接器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器,所述报警器用读取所述存储器内的插拔次数并比对所述报警器内预存的定额次数与读取到的所述插拔次数,在所述插拔次数超过所述定额次数时报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