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贴膜剂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7372.8 | 申请日: | 2017-0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84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仲晓宁;盖小君;李明举;柴世庆;彭芸芸;张璇;陈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K36/86 | 分类号: | A61K36/86;A61K9/70;A61K47/32;A61P15/14;A61P31/04;A61P31/02;A61K35/6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张咏梅 |
地址: | 264003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治疗 奶牛 乳房 中药 组合 及其 贴膜剂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贴膜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包括金银花20~40份、蒲公英40~80份、紫花地丁40~80份、蜂房8~16份、漏芦16~30份、栝楼16~30份、黄芩15~25份、木通0~24份、丝瓜络0~30份、薄荷脑0~3份。贴膜剂的制备方法,将蒲公英、紫花地丁、蜂房、漏芦、栝楼、黄芩混合,加水煎煮;取上清液;浓缩,加入金银花,加入聚乙烯醇1788浸泡溶胀,加入羧甲基纤维素钠,边加边搅拌,溶胀;水浴加热,加入防腐剂、保湿剂、吐温‑80、促渗剂,水浴加热,搅拌混匀;涂抹形成药膜。本发明具有良好的抑菌、抗炎效果,残留量小,毒副作用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治疗奶牛乳房炎的药物,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贴膜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现状:奶牛乳房炎是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饲养管理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奶牛乳腺炎症,中兽医称为乳痈。奶牛乳房炎常造成奶牛泌乳量下降、鲜奶质量降低、治疗费用增加、牛群更替成本增加、影响人体健康等危害。作为奶牛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奶牛乳房炎给奶牛业造成了巨大损失。我国奶牛子宫内膜乳房炎的发病率达20%~70%。
我国对奶牛乳房炎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初,现已取得了一定成绩。研究显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以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霉形体为主。发病过程为:微生物入侵—乳腺内建立感染—乳房形成炎症。
奶牛乳房炎治疗方法的研究现状:
奶牛乳房炎常用的治疗措施有:全身治疗、局部治疗(乳房灌注、乳房软膏剂涂抹)和封闭治疗。全身性治疗主要有饲喂或灌服抗生素、中草药散剂或汤剂,或注射大剂量抗菌药物。全身用药时乳房局部的药物难以达到或维持有效浓度,且大量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血液和奶产品中抗生素残留量超标。局部治疗主要采用乳房灌注或乳房涂抹软膏剂。局部治疗虽有利于增加药物利用率,但仍有乳房灌注操作繁琐,对乳房形成刺激,软膏剂不易保持,损失药物的缺点。
中医对奶牛乳房炎的研究简况:中兽医认为,奶牛乳房炎属乳痈范畴。多因肝气郁滞,乳汁瘀积,兼感风寒之邪结聚而发。治宜舒肝理气,活血清热,通乳散结。根据中医药学理论,选择合适的中药进行组方,不仅可收到理想的治疗效果,而且可以解决抗生素和激素残留、耐药菌株产生等问题。故根据中医辨证施治原则,分析药材现代药理研究,采用治疗乳痈的金银花、蒲公英、等中药材配合活血清热、通乳散结的药材,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分析严谨,思路新颖,具有明显优势,可制成疗效确切、能广泛应用于市场的新药,填补国内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可以改善病牛的症状,无激素残留,无耐药菌株产生,提高用药安全性。本发明还提供该中药组合物的贴膜剂的制备方法,可以延长作用时间、增加药物利用率、避免药物损失、减少乳房刺激。
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治疗奶牛乳房炎的中药组合物,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
金银花20~40份、蒲公英40~80份、紫花地丁40~80份、蜂房8~16份、漏芦16~30份、栝楼16~30份、黄芩15~25份、木通0~24份、丝瓜络0~30份、薄荷脑0~3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未经烟台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737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