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6540.1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07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0 |
发明(设计)人: | 罗兴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双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K36/90;A61P17/0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200 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县东升***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湿疹 性皮炎 中药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特别是供湿疹性皮炎患者使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瘙痒剧烈的一种皮肤炎症反应。分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急性期具渗出倾向,慢性期则浸润、肥厚。有些病人直接表现为慢性湿疹。皮损具有多形性、对称性、瘙痒和易反复发作等特点。
临床表现:
一、按皮损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慢性三期。
a、急性湿疹 皮损初为多数密集的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或小水疱,基底潮红,逐渐融合成片,由于搔抓,丘疹、丘疱疹或水疱顶端抓破后呈明显的点状渗出及小糜烂面,边缘不清。如继发感染,炎症更明显,可形成脓疱、脓痂、毛囊炎、疖等。自觉剧烈瘙痒。好发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肛周等,多对称发布。
b、亚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炎症减轻后,皮损以小丘疹、结痂和鳞屑为主,仅见少量丘疱疹及糜烂。仍有剧烈瘙痒。
c、慢性湿疹 常因急性、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不愈而转为慢性湿疹;也可开始即为慢性湿疹。表现为患处皮肤增厚、浸润,棕红色或色素沉着,表面粗糙,覆鳞屑,或因抓破而结痂。自觉瘙痒剧烈。常见于小腿、手、足、肘窝、腘窝、外阴、肛门等处。病程不定,易复发,经久不愈。
二、根据皮损累及的范围,分为局限性湿疹和泛发性湿疹两大类。
a、局限性湿疹 仅发生在特定部位,即可以部位命名,如手部湿疹、女阴湿疹、阴囊湿疹、耳部湿疹、乳房湿疹、肛周湿疹、小腿湿疹等。
b、泛发性湿疹 皮损多,泛发或散发于全身多个部位。如钱币性湿疹、自身敏感性湿疹、乏脂性湿疹。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湿疹性皮炎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湿疹性皮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湿疹性皮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解决湿疹性皮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湿疹性皮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苦参30~120g、黄柏80~160g、蛇床子30~120g、地肤子60~160g、白藓皮60~160g、紫草50~160g、蜂房150~260g、土茯苓100~580g、龙葵150~320g、蝉衣30~80g、白蒺藜60~120g、苍术80~180g。
一种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苦参35~105g、黄柏90~140g、蛇床子35~105g、地肤子70~140g、白藓皮70~140g、紫草60~140g、蜂房170~230g、土茯苓115~500g、龙葵170~280g、蝉衣35~70g、白蒺藜70~105g、苍术90~160g。
一种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中药组合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苦参95g、黄柏120g、蛇床子95g、地肤子120g、白藓皮120g、紫草120g、蜂房200g、土茯苓420g、龙葵250g、蝉衣60g、白蒺藜95g、苍术140g。
一种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分别研磨成粉末状待用;
B、将研磨好的粉末状物放入专用搅拌机容器内进行搅拌,待搅拌均匀后待用;
C、将拌匀的粉末状药物放入搅拌机容器内,加入适量的乳膏基质混合拌均,即得软膏状药物,分装密封即可。
一种治疗湿疹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将上述软膏状药物涂敷于患病处,一日三次,稍作按摩吸收,治疗7~28天即可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苦参,性味:味苦、性寒,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肠风便血、黄疸、小便不利、水肿、带下、阴痒、疥癣、麻风、皮肤瘙痒、湿毒疮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双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双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5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