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洋金花药材的鉴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76392.3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7003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27 |
发明(设计)人: | 李萍;赵小艾;屠礼凡;宋慧鹏;王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药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41 | 分类号: | G01N21/41;G01N30/02 |
代理公司: | 南京汇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38 | 代理人: | 赵超 |
地址: | 211198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洋金花 药材 鉴别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材的鉴别与质量控制方法,具体涉及基于共振波导光栅传感器的洋金花药材鉴别方法。
背景技术
洋金花,又名南洋金花、风茄花、白花曼陀罗,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Datura metel L.的干燥花。性温、味辛、有毒,归心、肺、肝经。可用于咳嗽哮喘、风湿痹痛、脘腹冷痛和外科麻醉等。东莨菪碱和莨菪碱为其主要功效成分,对毒蕈碱型胆碱受体具有拮抗作用。洋金花主要分布于江苏、安徽、四川、广东、福建等地。其混淆品众多,例如凌霄花、闹羊花、百合花、泡桐花。它们的性状特征相似,但功效却相差甚远。若不能加以区分,则无法保证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中国药典》中对洋金花的鉴别,采用了显微鉴别和理化鉴别两种方式。显微鉴别对洋金花花粉粒、花萼非腺毛等性状都有明确规定。该方法虽然简单,但由于洋金花与其混淆品在很多方面性状相似,显微鉴别的准确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操作者的经验。理化鉴别是以硫酸阿托品和氢溴酸东莨菪碱为对照品,将供试品溶液和对照品溶液分别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展开,对比供试品和对照品在相应的位置上是否显示相同颜色的斑点。此方法具有操作繁杂、通量小和效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量高、专属性强的洋金花药材鉴别方法,能够有效区分洋金花及其7种易混伪品。
本发明的检测原理是细胞膜受体接受刺激会引起细胞内部动态质量再分布,而光学传感器能够检测由于细胞内质量再分布产生的折光率的变化,该变化与产生刺激的小分子的量成正比(图1)。
本发明涉及一种洋金花药材的鉴定方法,其中包括:基于共振波导光栅传感器的二相表型药理鉴别法、HPLC,包括如下五个步骤:
(1)药材的提取、
(2)用共振波导光栅传感器检测药材提取液刺激CHO-M2细胞所产生的药理表型、
(3)用共振波导光栅传感器检测乙酰胆碱和药材提取液共同刺激CHO-M2细胞所产生的整合药理表型、
(4)整合第2、3步的药理表型,并与洋金花药材表型进行比对。
(5)基于共振波导光栅传感器的二相表型药理鉴别法与HPLC的联合用于鉴定洋金花药材质量
具体步骤如下:
(1)药材的提取:精密称定1g药材粉末,置锥形瓶中,加入10mL浓度为2mol/L的盐酸溶液,超声处理(功率250W,频率40kHz)30分钟,放冷,滤过,滤渣和滤器用10mL上述盐酸溶液分数次洗涤,合并滤液和洗液,用浓氨试液调节pH值至9,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4次,每次10mL,合并三氯甲烷,回收溶剂至干,残渣用缓冲液溶解,转移至5mL量瓶中,加缓冲液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用于测试。
(2)取20μL CHO-M2细胞悬液接种在细胞测试板中,放入含有5%二氧化碳、温度为37℃的培养箱中培养14小时。取出细胞测试板,移除培养基,用移液枪向每个孔中加入20μL Hank's平衡盐溶液。将测试板放入Corning EpicBT系统进行信号平衡。1小时后,将基线归零并启动一个新的信号记录程序。记录2分钟后,暂停程序,用排枪将10μL提取液加入每个微孔中,并继续记录1小时。如果加入药材提取液后检测信号超过100pm,则该表型记为1;若信号在-100到100之间,则该表型记为0;若信号小于-100,则该表型记为-1。药材提取液在该阶段所产生的动态质量再分布信号即为第一相表型。
(3)在上述记录程序结束后,重新开始一个程序。信号记录2分钟后暂停程序,用排枪向每个孔中加入10μL浓度为16μM的乙酰胆碱Hank's平衡盐溶液,然后继续记录程序1小时。如果加入乙酰胆碱溶液后信号超过100pm,则该表型记为1;若信号在-100到100之间,则该表型记为0;若信号小于-100,则该表型记为-1。该阶段产生的动态质量再分布信号即为第二相表型。
(4)综合步骤2和3的表型,如果满足(1,0)则为洋金花,其中“1”为步骤2的表型,“0”为步骤3的表型。否则,即为伪品药材。
(5)按照如下条件对洋金花进行HPLC分析,将成分的峰面积或含量与药材活性值进行关联。
流动相A:含有0.0025mol/L庚烷磺酸钠的水溶液,用磷酸调至pH=5;
流动相B:乙腈。
分离条件为(以B%表示):
0-13min,16-16%;
13-20min,16-18%;
20-28min,18-18%;
28-30min,18-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药科大学,未经中国药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63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折射率测量仪
- 下一篇:一种基于激光折射原理的区域降雨均匀度测量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