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与粒径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75411.0 | 申请日: | 2017-02-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463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陈涛;李兴强;阜崴;张树军;高永青;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3/3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流 颗粒 污泥 培养 粒径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与粒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进水依次经过粗细格栅、初沉池后进入生化池,所述的生化池由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
2)生化池出水压送至旋流分离器进行轻重污泥分离,所述的旋流分离器为内置倒刺旋流分离器,内置控制颗粒污泥粒径的倒刺;
3)将分离后的重污泥混合液压送回流至缺氧池,将轻污泥混合液压送至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泥水分离后将部分污泥作为剩余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前端,另一部分进行脱水外运,沉淀池出水经过消毒设施后达标排放。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与粒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生化池出水由不会对颗粒污泥造成破坏的水泵压送至旋流分离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与粒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分离后的重污泥混合液用不会对颗粒污泥造成破坏的水泵压送回流至缺氧池。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流好氧颗粒污泥培养与粒径控制方法实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粗细格栅、初沉池、生化池、旋流分离器和沉淀池,所述粗细格栅的进口为总进水口,所述粗细格栅的出口与初沉池的进口连通,所述初沉池的出口与生化池的进口连通,所述的生化池由依次设置的厌氧池、缺氧池和好氧池组成,所述的好氧池出口与旋流分离器进口连通,所述的旋流分离器内置控制颗粒污泥粒径的倒刺,所述的倒刺旋流分离器下端重污泥出口通过回流管与缺氧池前端连通,所述的倒刺旋流分离器上端轻污泥出口与沉淀池的进口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一部分通过回流管与厌氧池前端连通,所述沉淀池的污泥出口另一部分与污泥处置装置联通,所述沉淀池的出水口经消毒设施后与总出水口连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分离器为内置倒刺旋流分离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流分离器设置为多个成组。
7.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好氧池出口与旋流分离器进口之前的连接管上安装输送泵,所述的输送泵为不易损坏颗粒污泥的水泵。
8.如权利要求4~6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倒刺旋流分离器下端重污泥出口的回流管上安装泥水混合液输送泵,所述的泥水混合液输送泵为不易损坏颗粒污泥的水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工业大学;北京北排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754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