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红丹生产废气循环利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9194.4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6133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强;朱管义;李自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徽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C01G21/10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徐俊杰 |
地址: | 236500 安徽省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红丹 生产 废气 循环 利用 方法 | ||
一种红丹生产废气循环利用方法,由于红丹生产煅烧过程中,进气都要经过空气加热器加热,因此为了保护空气加热器,延长其寿命,红丹生产产生的废气必须经过除尘过滤;再由于红丹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中,氧气含量已经远低于空气中氧气浓度,如果直接将净化过滤后的废气直接和进气一道加热,输入氧化炉内,则达不到加速铅粉氧化的目的,反而要延缓其氧化速度,因此需要在进气端增加氧气的输入,使其和废气、空气一道进入空气加热器,才能达到既能使废气循环利用不外排,又能达到快速氧化实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丹生产废气循环利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红丹的方法主要是将电解铅加热熔融后,球磨粉碎,经过300℃的温度自然焙烧氧化生成pbo,然后经过500℃的高温煅烧自然氧化,得到pb3O4即红丹产品,即使现在最先进的“干湿法新工艺”生产红丹,也要经过焙烧和煅烧阶段。传统方法的缺点:由于焙烧仓、氧化仓内在高温下,氧气不足,不能满足铅料的氧化需求,只能依靠延长氧化时间,才能得到红丹产品,能源消耗过大,生产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在目前的红丹生产工艺过程中,较为先进的工艺是在煅烧工艺阶段采取了“一种利用空气流快速制备红丹的方法”的工艺技术(专利号为:CN201510582914.8),以及与其配套使用的“地对空节能氧化炉”(专利号为:CN201510590671.2)。这种方法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节能降耗的伟大变革。该技术的实施也同样带来了一种副作用,即输入氧化炉内的热空气,被利用后,要排放大自然,被利用后的废气中含有浓度较高的铅烟、铅尘,当然铅烟、铅尘对生产工人、社会的危害性这里不再赘述。
目前对红丹生产产生的废气,通常采取通过离心通风机,将其输送到布袋除尘器内除尘、降温,然后再经过尾气净化系统处理后排放大自然。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07-1996】的规定,铅烟、铅尘的排放浓度为0.7mg/m3,排放速率为0.027kg/h。红丹产品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即使符合国家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但是常年不停排放,日积月累,都会伤害到环境,最终影响人们的居住环境和身体健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行,成本低廉效率高的红丹生产废气循环利用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红丹生产废气循环利用方法,具体方法如下:
(1)布袋除尘降温
红丹氧化炉内的废气一般在650℃左右,在离心引风机(市场成熟设备)(下同)的作用下,通过第一输气管道将废气引入到布袋除尘器内除尘降温,在这个过程中,废气中大于0.1μm铅尘微粒90%左右能沉降在除尘器内,铅烟浓度随着温度的降低,不断的降低,但是却不能彻底根除;
(2)二级引风“雨帘过滤”
在布袋除尘器的顶端一角设置一个出风口,出风口连接第二输气管道,在第二输气管道的某一点(根据生产场地布局而定)的内壁上安装一圆形喷水管,喷水管的大小和输气管道的内壁口径一致,但是该处的输气管道宽度约10公分左右向外凸出,内径略大出2公分,且底部留有出水口,出水口连接出水管,出水管连接预设置的废水收集池中;喷水管上装有若干可以使水雾化的喷头,让水在压力的作用下,形成一个“雨帘”,废气在引风机的作用下,经过“水帘”时,铅烟、铅尘遇冷、遇湿,遇撞后,和水一道流入废水收集池中,雨帘过滤后的废气继续前行;
(3)三级引风“雨帘过滤”
为了预防废气中的铅烟、铅尘存有残留部分,则和第二步骤一样设置三级引风“雨帘过滤”,但是雨帘的阻力可以设置为第二步的一半,只是雨帘过滤后的废水和第二步骤一样流入同一个废水收集池中,雨帘过滤后的废气继续前行;
(4)废气流和进气流汇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徽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徽能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91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机纺织尘收集装置
- 下一篇:清新空气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