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摆动滞后的入门滑雪板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8940.8 | 申请日: | 2017-0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307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31 |
发明(设计)人: | 柳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齐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3C5/03 | 分类号: | A63C5/03;A63C5/075;A63C5/06;A63C5/0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44324 | 代理人: | 邓扬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摆动 滞后 入门 滑雪板 | ||
本发明属于滑雪板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动滞后的入门滑雪板,它包括板身、滞后机构,本发明为了削弱单板滑雪板控制上的灵敏度,在板身前后安装有相互对称的滞后机构,相互对称的设计可以保证滑雪板的任意一侧均能作为滑雪板的前侧滑行,方便了滑雪者的使用。本发明中滑雪板小角度摆动不会改变方向,大角度摆动会小角度的改变滑雪板的方向。滑雪板的运动滞后于板身的控制,获得了保护单板滑行的初学者有益效果。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滑雪板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摆动滞后的入门滑雪板。
背景技术
目前在滑雪中,单滑雪板的极限程度优于两只脚分别穿的双滑雪板的极限程度,也就是说单滑雪板操作要比双滑雪板的操作要难。初学者往往从双滑雪板开始练习,而且由于大部分人是间断练习,导致可能很长时间无能力使用单滑雪板,从而无法体会单滑雪板的极限刺激。单滑雪板本身只有一块板,因其滑动过程中其平衡过于灵敏而不容控制,而导致上述情况的出现。
本发明设计一种摆动滞后的入门滑雪板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摆动滞后的入门滑雪板,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摆动滞后的入门滑雪板,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板身、滞后机构,其中板身下侧并列安装有相互对称的两个滞后机构。
上述滞后机构包括滞后底板、支撑条、第二板簧、挡条、第一三角导块、第一板簧支撑、摆壳、第三板簧、摆杆、拉杆槽、第二三角导块、第二板簧支撑、拉杆、摆动轴、摆动梯型块、摆杆导槽、摆杆槽、摆壳导轨、摆杆导条、拉杆轴,其中滞后底板上两侧安装有两个相似机构,对于滞后底板的一侧,支撑条安装在滞后底板一端,挡条通过两端的两个第二板簧安装在支撑条一侧,且挡条与滞后底板具有一定的间隙;摆动梯形块通过摆动轴安装在滞后底板上;摆壳一端通过第一板簧支撑安装有第一三角导块,第一板簧支撑下侧与滞后底板接触摩擦,摆壳另一端具有摆杆槽,摆杆槽内对称地开有两个摆杆导槽,摆杆槽下侧具有摆壳导轨,摆壳通过摆壳导轨与摆动梯形块的配合安装在滞后底板上;摆杆一端通过第二板簧支撑安装有第二三角导块,第二板簧支撑下侧与滞后底板接触摩擦,第二三角导块尖角处开有拉杆槽,拉杆轴安装在拉杆槽中,摆杆另一端的两侧对称地安装有两个摆杆导条,摆杆通过摆杆导条与摆杆导槽的配合嵌套于摆壳中;拉杆轴轴线与摆动轴轴线组成的平面与摆壳侧面平行;第三板簧一端安装在第一板簧支撑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板簧支撑上,且与滞后底板具有间隙;在滞后底板的另一侧,与上述一侧对称地分布有相互安装位置相同的第一三角导块、第一板簧支撑、摆壳、第三板簧、摆杆、拉杆槽、第二三角导块、第二板簧支撑、摆动轴、摆动梯型块、摆杆导槽、摆杆槽、摆壳导轨、摆杆导条、拉杆轴;在滞后底板两侧相互对应的两个拉杆轴之间安装有拉杆。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板身下侧的两个滞后机构的拉杆安装方向朝两滞后机构的内侧。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为替换板身下侧并列安装有两个滞后机构,板身下侧安装三个或四个滞后机构。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三角导块和第二三角导块的尖角角度为30度到45度之间的任意一个。角度的设计能够保证滑雪时阻力最小,又不会对他人造成很严重的撞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齐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齐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89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碗底外星轮锻造模具结构
- 下一篇:拖链支撑装置和锻造机冷却水输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