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的屏蔽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7941.0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993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27 |
发明(设计)人: | 付杰尉;阮俊冰;刘重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K3/00 | 分类号: | H04K3/00;H04W24/08;H04W72/04;H04W72/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91 | 代理人: | 黄志华 |
地址: | 510663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长期 演进 lte 通信 系统 屏蔽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的屏蔽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等终端成为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带给人们极大的便利。与此同时,手机等终端也产生了一些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比如,在一些特殊的场合下,像在涉密会议室、考场、国防情报部门等的场合中,是不希望手机等终端进行通信的,也就是需要对手机等终端的通信信号进行屏蔽,切断基站与手机等终端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在特殊场合中的任何通信工具和接收设备都无法进行通信。
现有技术中,有通过切断屏蔽区域的通讯服务的方式,也有采用屏蔽设备发送干扰信号的方式来进行屏蔽。切断通讯服务通常成本较高,代价比较大;发送干扰信号的方式相对较好,但通常是干扰特定频段的网络信号,用户无法接收信号也不能呼出信号,且存在功耗过大的问题。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屏蔽方法存在成本较高、代价过大、功耗过大的问题,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有效的屏蔽方法,既能达到屏蔽的目的又能达到节省能耗、减少代价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的屏蔽方法和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屏蔽方法存在成本较高、代价过大、功耗过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的屏蔽方法,包括:
通过空口侦听获得待屏蔽小区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中包括小区频点、帧定时及时隙定时;
根据帧定时和时隙定时,确定待屏蔽小区的待屏蔽时频位置,待屏蔽时频位置为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隙或业务信道占用的时隙;
根据小区频点,生成同频干扰信号;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待屏蔽时频位置。
可选地,待屏蔽时频位置为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隙,包括:
待屏蔽时频位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待屏蔽时频位置,包括: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可选地,待屏蔽时频位置为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隙,包括:
待屏蔽时频位置为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待屏蔽时频位置,包括: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可选地,待屏蔽时频位置为业务信道占用的时隙,包括:
待屏蔽时频位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待屏蔽时频位置,包括: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可选地,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待屏蔽时频位置之前,还包括:
确定待屏蔽小区的区域大小;
根据待屏蔽小区的区域大小,对同频干扰信号进行功率调节;
将调节后的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待屏蔽时频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长期演进LTE通信系统的屏蔽装置,包括:
获得单元:用于通过空口侦听获得待屏蔽小区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中包括小区频点、帧定时及时隙定时;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帧定时和所述时隙定时,确定待屏蔽小区的待屏蔽时频位置,待屏蔽时频位置为控制信道占用的时隙或业务信道占用的时隙;
生成单元:用于根据小区频点,生成同频干扰信号;
加载单元:用于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待屏蔽时频位置。
可选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
确定待屏蔽时频位置为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加载单元具体用于: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DC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可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待屏蔽时频位置为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加载单元还用于: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PCFI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可选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待屏蔽时频位置为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加载单元还用于:
将同频干扰信号加载至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DSCH占用的符号位置。
可选地,加载单元还用于:
确定待屏蔽小区的区域大小;
根据待屏蔽小区的区域大小,对同频干扰信号进行功率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未经京信通信系统(广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9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内衣的多功能记忆钢圈
- 下一篇:一种无人机压制性电子干扰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