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通过式自动化加工中心软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7445.5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8438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发明(设计)人: | 黄睿;陈宏;曾晶;甘珍华;涂永;李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纬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G06K17/00;G06Q50/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过 自动化 加工 中心 软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软件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通过式自动化加工中心软件系统,属于木工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板式家具加工行业的发展,对加工速度,加工精确度,自动化程度,安全性的要求日益严格。
在开料工序流转出来后,还需要流转到下一道工序对板材进行打孔,开槽,铣型的操作。加工机器的类型分为立式加工和卧式加工。卧式加工是指需要加工的板材工件水平放置于加工台面上,通过工件底部吸盘的吸附力把工件固定于水平台面上,自动换取不同加工类型所需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加工。加工过程需要人工用扫描枪将工件的信息扫描进加工列表,随后判断、选择加工工位,然后人工调整大梁和吸盘,再将工件放置加工台面,加工完后再将工件取下,加工下一个工件时再重复上述过程。
鉴于现有机器及软件的加工流程,需要非常熟练的操作工进行操作,以下几点更导致加工效率低下:
现有软件不生成自动上下料指令,不能生成工件定位信息,并控制机器自动定位工件,需要人工上料,调整大梁和吸盘位置,然后吸盘工作固定工件,再执行加工,上料和定位过程步骤繁多。
现有加工机器不能自动选择加工工位,需人工判断及选择,在连续加工过程中,不同尺寸的工件需要不断人工切换,加重负担。
现有软件加载工件信息方式为手动加载或扫码枪扫码再与监控目录下板材描述性XML文件匹配,需要人工用扫码枪逐一扫描工件上的信息,效率不高。
现有软件技术无法控制连续加工,加工过程需要等待上一个工件加工完毕,机器暂停,取下后再开始下一个工件的加工,降低了机器的利用率,亦降低了生产效率。不能同时加工多个工件,也未能很好的进行加工流程优化。另外,现有技术不能判断工件放置是否正确,以及实际工件是否存在误差,容易造成加工错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通过式自动化加工中心软件系统。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通过式自动化加工中心软件系统,包括自动加工中心和软件系统,所述自动加工中心包括上料区、加工区和下料区,所述上料区、加工区和下料区连接一体,且通过皮带输送,上料区和下料区输送料平台,上料区两侧分别设有条码扫描器和激光测距仪,加工区包括加工平台、龙门、前工位、后工位和钻包,龙门位于加工平台两侧,进料侧为前工位,出料侧为后工位,钻包分别安装在前工位、后工位上,且位于加工平台上方,所述软件系统包括配置部分、算法部分和软件界面部分,所述配置部分包括刀具库模块、机器配置模块和加工信息过滤模块,算法部分包括工件坐标转换模块、加工信息显示模块、加工位选择模块、加工路径优化模块和加工文件转换模块,软件界面部分包括工件信息读取框、操作栏、设置栏、加工列表、加工显示栏和监控状态栏,所述软件系统与自动加工中心电气控制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平台两侧设有机械夹手,加工平台上设有吸盘。
进一步的,所述加工平台的龙门进料侧设有定位柱。
进一步的,所述前工位和后工位上设有距离传感器,且与外部设有的报警器电联接。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的实施效果如下: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通过式自动化加工中心软件系统,该加工中心分为上料区、加工区、下料区和软件系统,可实现自动上下料、自动扫描工件信息、自动校对工件尺寸、自动选择加工位、自动定位、连续加工多个工件等功能,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通过式自动化加工中心软件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软件系统流程图;
图3为设备加工操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纬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纬纶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44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