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需量反应服务系统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0067410.1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70465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薛清益;廖国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44102 | 代理人: | 隆翔鹰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 服务 系统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需量反应服务系统控制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高需量反应要求成功率的需量反应服务系统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力公司亦面临了供电上的困境,其包含难以新建电厂,故需量反应(Demand response)为解决用电困境的潜力机制。其中,在面对一般住户或用电量相较高耗能工业低的用电户,其能源管理系统多为仅适用于单一用户或邻近地区的小区,因此用电量难以整合,需量反应效益难以呈现。
能源管理系统的需量反应在台湾境内大多是因电力公司要求高用电户降载应运而生,然而却缺少自动化管理机制,不但无法通过云端管理方式整合散落各地的数千个以上的用电户,提高需量反应的效益,也不能借由网页用户接口(UI)让用电户设定可卸除的设备、用电量、卸除等级分类等信息,提供分区卸除功能。
然而,如能通过用户群代表(Aggregator)来整合企业、工厂、政府单位或小区大楼等用电户,即可积少成多进而发挥需量反应的效用。若能再搭配储能控制系统,借由双向换流器(Bi-direction inverter)控制充放电,如电动车充电站或电信机房储能系统等,又可再大幅提高需量反应要求成功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需量反应服务系统控制方法,以整合散落各地的数千个以上的用电户来提高需量反应的效益。
本发明的需量反应服务系统控制方法包含下列步骤:接收需量反应命令;判断需量反应命令的用户、区域及需量;判断区域内的可卸负载是否符合需量反应命令;若不符合,判断是否使用储能系统;以及若判断要使用储能系统,发送参与需量反应事件并调整负载。
承上所述,依本发明的需量反应服务系统控制方法,其可具有一个或多个下述优点:
1.为减少电力公司尖峰用电,降低建置备载容量成本,通过云端能源管理系统(用户群代表)整合分布各地的企业、工厂、政府单位或小区大楼等用电户,可积少成多发挥需量反应的效用,并搭配储能系统控制,提高需量反应要求成功率。
2.借由云端能源管理平台汇整坐落各地的用电户,可解决传统区域性能源管理系统控制模式。再通过控制网关与控制器借由有线或无线网络监控用电户设备,执行需量反应事件,卸除用电户所设定可卸除设备,并在借由电力公司回馈金额,依照各用电户卸除容量比例进行分配回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需量反应服务系统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需量反应事件管理模块的控制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的储能系统评估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用电预测模块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需量反应事件管理模块;
2 储能系统经济评估模块;
3 需量反应事件通讯模块;
4 需量预测模块;
5 用户及设备管理模块;
6 入口网站;
7 需量反应管理服务器;
S201~S212 步骤流程;
S301~S306 步骤流程;
S401~S405 步骤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
请参阅图1,其为本发明的需量反应服务系统控制方法的系统架构示意图,其包含:需量反应事件管理模块1、储能系统经济评估模块2、需量反应事件通讯模块3、需量预测模块4、用户及设备管理模块5以及入口网站(WebPortal)6。
本发明利用需量反应事件通讯模块3接收来自电力公司或电力调度中心的需量反应管理服务器(Demand Response Automation Server,DRAS)7的需量反应命令,借由需量预测模块4预测所管理用户其用电量及卸除量是否可符合需量反应命令。当不足时使用储能系统经济评估模块2判断是否以储能系统提供不足的电量,并使用需量反应事件管理模块1统计各用户的电量,并判断需卸除量。最后借由用户及设备管理模块5控制将卸除命令送至控制网关(实体或虚拟)及控制器以控制实际负载。借由调整或关闭降低负载用量,其中用户可通过入口网站(WebPortal)6设定其可控负载设备及参与时段设定,并可确认参与量及获得补助金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74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