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抽线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6833.1 | 申请日: | 2017-0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2567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黄赤兵;肖亚;谭明亮;胡文刚;范明齐;王平贤;冯嘉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4 | 分类号: | A61B17/04;A61B17/29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3 | 代理人: | 逯长明;许伟群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抽线钳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抽线钳,使用时,通过控制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使钳嘴将需要拔出的缝合线夹紧,夹好后,启动电机,电机带动传动带转动,由于传动带套在转向器的纵向伞齿轮的转动轴上,传动带转动时又会带动纵向伞齿轮转动,由于纵向伞齿轮与横向伞齿轮的啮合作用,纵向伞齿轮带动横向伞齿轮进行转动,与横向伞齿轮连接的主动转子也开始转动,又由于从动转子与主动转子之间有摩擦作用,所以从动转子开始转动。主动转子和从动转子的转动会将夹紧的缝合线抽出,待抽出至一定程度后,使电机停止转动。本发明提供的自动抽线钳降低微创手术过程中的缝合操作难度,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抽线钳。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微创方法,是未来手术方法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随着工业制造技术的突飞猛进,相关学科的融合为开展新技术和新方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加上医生越来越娴熟的操作,使得许多过去的开放性手术现在已被腔内手术取而代之,大大增加了手术选择机会。
腹腔镜手术又被称为“锁孔”手术。运用腹腔镜技术,医生只需在患者实施手术部位的四周开几个“钥匙孔”式的小孔,无需开腹即可在电脑屏幕前直观患者体内情况,施行精确手术操作,手术过程仅需很短的时间,治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今,在进行腹腔镜手术缝合过程中常采用组织钳进行,具体过程为通过持针钳缝合后,采用持针钳拔出缝合针,并采用两把组织钳进行交替拔线,待线完全拔紧后再找出缝合针,进行接下来的打结或继续缝合。
然而,在采用组织钳进行手术时,首先,由于缝合针在拔线过程中处于游离状态,在最后找寻缝合针的时候比较困难;其次,由于缝合线较长,腹腔内空间有限,缝合时交替拔线耗费时间太久从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最后,由于拔线过程的复杂性,导致手术难度增加,安全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抽线钳,降低微创手术过程中的缝合操作难度,减少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动抽线钳,包括:抽线钳主体、钳嘴、传动装置和连接杆;
所述抽线钳主体上设有电机、活动把手和固定把手;
所述钳嘴包括:活动钳嘴和固定钳嘴;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抽线钳主体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钳嘴连接;
所述活动把手与所述活动钳嘴连接;
所述活动钳嘴上设有从动转子;
所述固定钳嘴上设有主动转子;
所述传动装置设在所述连接杆内部;
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传动带和转向器;
所述传动带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与所述转向器连接;
所述转向器与所述主动转子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向器包括纵向伞齿轮和横向伞齿轮;
所述纵向伞齿轮固定在所述连接杆的内部;
所述传动带套在所述纵向伞齿轮的转动轴上;
所述横向伞齿轮与所述主动转子连接;
所述纵向伞齿轮和所述横向伞齿轮相啮合。
优选地,所述钳嘴是直钳嘴;
所述主动转子与所述横向伞齿轮连接。
优选地,所述钳嘴是弯曲钳嘴;
所述主动转子与所述横向伞齿轮通过万向联轴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内部设有若干个固定传动带的传动带固定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683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向腔镜缝合装置
- 下一篇:腹壁缝合装置及其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