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自动组网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0066215.7 | 申请日: | 2017-0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67930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董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4W48/16 | 分类号: | H04W48/16;H04W8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巧霞 |
地址: | 5103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自动 组网 方法 | ||
1.一种无线自动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网络采用分层网络结构,包括中继层、路由层和终端层,中继层上的中继节点与下属路由层上的路由节点之间采用星形连接,路由节点与下属的终端层上的终端节点之间也采用星形连接;
方法包括步骤:
预先在工作频段之间选取N个工作频道,作为N个跳频频率;
设定路由节点RSSI门限,当实时检测到的RSSI高于RSSI门限时,则该路由节点认定为受到干扰,上报对应中继节点申请跳频,中继节点跳频,同时发送信标到路由节点,如果路由节点没有收到信标,则路由节点跳频搜索及跟踪,直到收到信标,以确保中继节点与各路由节点共用同一个频道,路由节点锁定该共用频道;
将路由节点与其各终端节点的工作频率建立在共用频道上,计算路由节点与各终端节点通信时各自最佳的功率值,然后在路由节点和终端节点发射功率为最佳的前提下,测试各路由节点是否有与其他路由节点频率相冲突,如果有,则对相冲突的路由节点的频率重新分配,直到各个路由节点的频率均不相冲突为止;
中继节点依次载入各路由节点的频率,当路由节点收到频率值后,先在共用信道上通知各终端节点换频,并确认每个终端节点都收到换频数据后,再自动将频率由共用频率换到新频率上;在新频率上再对各个终端节点进行轮询测试后,上报中继节点频率载入成功;待所有路由节点完成频率载入后,网络进入正常工作状态;
中继节点跳频的判断方法是:
(1-1)路由节点分别在跳频区上的N个工作频道上停T1时间对监听频道的RSSI值进行采样,取N个频道上的RSSI平均值,在此平均值的基础上,加一个增量后,再作为路由节点的RSSI门限,每T2时间对RSSI门限进行一次更新;
(1-2)选择RSSI值最小的频道作为当前中继节点的工作频率,当实时检测到的RSSI高于RSSI门限时,则中继节点跳频,跳频采用循环跳频方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自动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继节点对网络系统进行同步操作过程中,路由节点采用循环跳频,用于搜索、跟踪信标,具体设置内容如下:
(2-1)跳频时隙设置:路由节点处于接收状态,其每个频率的接收时隙设置为T3,以确保N个不同频率的时隙下一定能够跟踪到任何频率上的信标,当连续收到P个以上信标数据包后,则锁定接收频率,进入共用频道;
(2-2)路由节点最佳发射功率的设置:中继节点将路由节点回复数据时检测出的RSSI数据再发回路由节点,由路由节点调整其发射功率到最佳发射功率值;
(2-3)传送时隙设置:当P个不同频率的时隙过后路由节点仍没收到信标,说明中继节点没发信标或发射功率小,这时,则进入搜索状态,搜索状态下除完成对N个频道的搜索,后加有路由节点与其终端节点的数据交换时隙,实现路由节点对终端节点的周期控制;同时,在搜索一个周期后,将路由节点的功率增加一级,当增加到最大时,还没接收到信标,则认为中继节点没有发信标;
(2-4)跳频初始值设置:当路由节点频率处于锁定接收频率状态下时,如果突然收不到信标数据包,则以当前频率作为跳频搜索的初始值开始搜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自动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节点发完M组信标后,理论上各路由节点的频道可以跳到共用频道上,从第M+1组开始进行轮询,收到路由节点回复则确定频道已共用,否则,中继节点在不停止其它工作的前提下继续询问,X次无回复,则通过以太网上报,将该路由节点定为故障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自动组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路由节点以轮询的方式分别与各终端节点进行通信,在数据传送过程中路由节点分别得到与终端节点通信的最佳功率值,记为Ps1,Ps2,…..,Psk,其中,Psk为第s个路由节点与其对应的第k个终端节点通信的最佳功率值,取上述最佳功率值中的最大值Psimax,作为第s个路由节点最佳的功率值;同时,终端节点分别得到与路由节点通信的最佳功率值,记为Pe1,Pe2,…..,Peu,其中,Peu为第u个终端节点与其对应的第e个路由节点通信的最佳功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621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