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南极科考深潜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0065959.7 申请日: 2017-02-06
公开(公告)号: CN106828841B 公开(公告)日: 2018-08-14
发明(设计)人: 郭春标;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申请(专利权)人: 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63G8/08 分类号: B63G8/08;B63G8/24;B63G8/38;B63G8/00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528100 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中心科技工业区B区21号***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青少年 国防科技 研究 专用 南极 科考 深潜器
【说明书】:

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南极科考深潜器,包括潜体、电力装置、调压水舱、燃料舱、驱动连接件、伸缩臂、齿轮旋转套件、旋接环、机械抓手、液压泵系统、可调压装置、侧向推进器、垂直推进器、主机舱、驱动系统转换箱、调向翼、驱动系统、进出舱口、可启合水封门、舷窗观察口、吊环、压载水箱、透明玻璃钢护罩、驾驶舱、水下摄像仪、探照灯、破冰切割器、组合式试验舱、泵增减压装置,其使用了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破冰性能出色,能极大提升我国极地考察能力,进一步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且更好地向青少年展示了我国国防力量的科研水平,为国家培养未来军队和国防力量的科研人才。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青少年国防科技模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南极科考深潜器。

背景技术

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暴风雪最频繁、风力最强、最干燥的大陆,年平均气温为零下25摄氏度。几千万年来,这个地球的遥远边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雪平均厚度迄今已达2000米。南极硕大无朋的亘古冰盖,如同一座蕴藏着无数历史上大气和气候宝贵信息的图书馆;南极也是最好的研究地球空间的地区;除了大气,南极还是世界上最好的研究宇宙的地方。比如在昆仑站所在的南极冰穹A地区,是地球上绝佳的天文台址。中国自主研制的南极巡天望远镜就架设在这里,是目前在南极运行的最大口径光学巡天望远镜。 南极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其实也密切相关。专家介绍说,地球的两极是全球气候系统的组成部分,如南大洋、海冰及巨大的南极冰盖就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南极环境提供了全球气候变化的灵敏指示物。因此人们非常关心两极的变化。对于至少锁住全世界80%淡水的南极地区,如果说不清它的气候的可变性和气候的变化过程,就无法准确预报世界的气候和气候过程。其中,长城站和中山站是常年科学考察站,分别位于西南极南设得兰群岛乔治王岛和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地区。昆仑站目前是度夏科学考察站,也是我国唯一的南极内陆站,位于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地区,是南极海拔最高的一座科学考察站,在2009年初建成。

科学考察站是人类在南极考察和研究的支撑平台,也正是随着众多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地区相继建立,科学家们才能够不间断地开展科学考察和环境观测与监测工作,并且逐渐认识到南极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物质资源,而且拥有宝贵的科学资源。目前,在南极,共有20多个国家建设了上百个考察站。其中由于地缘的关系,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等国家离南极大陆比较近,设立的考察站较多。由于俄罗斯、美国、英国的极地考察能力比较强,设立的站点也相对较多。特别是美国,在南极点建有阿蒙森—斯科特站也就是极地站,美国麦克默多站也是南极最大的考察站,如同一座小型的城镇。亚洲国家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和印度也都在南极建立了多个科考站,印度最新建的一个考察站还建在了中山站附近。

一个由多国科学家们组成的国际科考小组近日在南极海域考察发现,南极深海存在着近600种以前科学家们未知的生物,这一发现颠覆了此前对南极海域缺乏生物多样性的猜测。科学家还认为,南极海域可能是全球所有海洋生物的发源地。我国正在加紧建造新的可用于南极深海考察的南极科考深潜器,使用国际先进的电力推进系统,且破冰性能出色,可在南北两极海域航行和科考,建成后将与现在的雪龙船一同配合完成南极考察工作,将极大提升我国极地考察能力,南极科考深潜器的研究与开发毫无疑问将成为我国极地科考的里程碑事件,可进一步拓展我国南极考察的领域和范围,且对南极深海海洋生物多样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对复杂的南极海洋有更为全面的了解,从而作为我们比较气候变化对海洋生物未来冲击的重要基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青少年国防科技研究专用的南极科考深潜器。

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三水区希望火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00659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